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黨建

高平市三向發力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2022年06月19日10:09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為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有效解決“社區物業覆蓋率不高”的問題,高平市瞄准物業服務“誰來管”“錢哪來”“如何管”等問題,堅持“黨委領導、部門牽頭、街社實施、物業配合、居民參與”,積極探索“五類分管、五方籌資、三措推動”的工作模式,以無物業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強化城市社區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破解“誰來管”,“五類分管”抓覆蓋。市場物業專業“管”。針對28個基礎設施良好、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引進專業化的物業企業進行管理。主體單位牽頭“管”。針對12個權屬清晰、主體明確、管理基礎較好單位家屬樓小區,由街道社區對接所屬單位,牽頭雇用保潔、保安等服務性質的公司進行管理。小區業主自己“管”。針對16個自治基礎良好、業主自管積極性高的小區,通過業主自願出資、協商入資等方式購買物業服務,或組織業主承擔基本物業服務。聯片打包幫著“管”。針對72個零散分布的居民小區和獨棟居民樓,由街道社區選聘專業化物業企業實行聯片小區打包管理、按照就近原則由附近企業延伸物業服務等方式,“以大帶小”進行管理。城市服務一體“管”。針對38個庭院住宅小區,由專業環衛公司接管,減輕了社區經費負擔,提高了小區物業保障水平。無物業小區按照“一區一策”的原則,推動小區物業全覆蓋的同時,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聚焦“錢哪來”,“五方籌資”保運行。小區居民“繳”。制定了物業費繳納規定和使用辦法,街道社區利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利契機,號召黨員干部帶頭繳費﹔對低保戶、特困家庭等特殊群體,有勞動能力的通過協助承擔物業服務“以工代繳”,確實無勞動能力的經居委、民政等部門核實后免交物業費。物業企業“讓”。搭建國有物業企業、紅色物業合作企業平台,倡導企業開展微利服務、做到讓利於民。盤活資產“籌”。組織街道社區摸清小區的公用房屋、閑置資產基本情況,劃清權屬、盤活利用,所得收益為小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做到取之於公用之於民。延伸服務“補”。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賺取的收益拿出一定比例補充小區物業服務資金。政府扶持“兜”。市住建局針對聯片小區打包管理“無物業用房”的問題,協調解決物業辦公場所。市財政每年拿出800余萬元,用於庭院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保障工作﹔在上級對老舊小區改造進行補貼2900萬元的基礎上,再出資500萬元對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

瞄准“如何管”,“三措推動”求實效。突出黨建“引”。成立物業行業黨委,制定物業行業黨建工作計劃,明確了實現物業企業黨的組織和黨建工作“兩個全覆蓋”的時間表、路線圖。同步規范業委會(物管會)建設,對未成立業委會的物業管理區域,由街道牽頭,在社區居委會下設物管會,成立業委會(物管會)的同步建立黨組織。注重深度“融”。通過社區“兩委”干部到物業企業兼任黨建指導員或“義務監督員”,推動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工作機制,社區黨支部定期與物業黨支部開展黨建協調委員會會議,通過組織融合促進服務融合,實現“1+1>2”的良好效果。強化實效“考”。市住建局統一物業服務標准、信用評價評分標准,考核評價權全部下放街道社區。街道每年對轄區內物業企業進行綜合考核,考核排名與信用評價挂鉤,形成獎優罰劣的倒逼機制,加快推動物業企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不斷提高物業企業服務水平。(王威、呂玉娟)

(責編:雷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