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聲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圍繞這一主題,記者採訪了4位全國人大代表,請他們來談談意見建議。
——編 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歷史學部主任王巍:
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工程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任重而道遠,必須繼續推進、不斷深化,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
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明。同步做好我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工作,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感召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傳承弘揚中華文明的金名片。
(本報記者 王 玨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研究館員齊玫:
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
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基礎,對於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和改進文物保護。要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系統性和針對性,比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堅持整體保護的原則﹔重視文物保護的科研工作,在設備設施、人才、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注意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文物和文化遺產為代價。
通過合理利用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積極鼓勵人們通過參觀展覽、聽取專家講座、參加文化創意活動等方式,深入了解感受中華文明的文化底蘊和魅力。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利用,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合理利用文物的強大合力。
加強法治監督,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積極運用法治力量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進一步補充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壓實各方“保護、搶救、利用、管理”的責任,筑牢文物安全底線。
(本報記者 張天培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
創新表達講好中國故事
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第一,要會講故事,針對不同群體、把握受眾需求,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採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疇、表述,把“想講”和“想聽”結合起來,使中國故事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認同。第二,要善講故事,不斷創新表達,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增強文化傳播親和力,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第三,要講出故事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要把思想和文化寓於故事之中,循循善誘、陳情說理,讓人聽有所思、聽有所得,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理念,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源頭、展現中國形象的標識。
(本報記者 王錦濤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師范大學校長許小紅:
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要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厚植與延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借鑒和運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增強理論吸引力。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創造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使其成為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論之泉。
重視課堂教學的關鍵作用,實現以文化人、以史育人。高教系統要站在事關國家民族振興的高度,規范各級各類學校相關課程中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佔比,形成層次分明、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的協同育人體系。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重要作用,提升育人成效。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輿論宣傳機制,在全社會凝聚思想共識。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宣傳推廣力度,使全社會增強對其的熟悉、認知和認同,營造以史育人的濃厚社會氛圍。
(本報記者 喬 棟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3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