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泰醫療:晉地崛起“行業珠峰”

2020年5月,國內知名的高科技醫學影像技術公司奧泰醫療在長治設立北方總部基地﹔2021年3月,總投資3億元的奧泰高端影像設備制造項目一期開始建設﹔2022年3月項目建成,山西奧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Echo Star 1.5T超導磁共振系列產品,同步獲頒第三類醫療器械(核磁共振)生產許可証﹔7月份以來,公司生產車間內,多部超導磁共振設備已安裝完畢,技術人員正緊張地對其進行指標檢測。
超導磁共振設備被譽為醫療器械的“行業珠峰”,因其集成了大量尖端科技,制造難度很大。“到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7721億元,佔全球市場的22%左右,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說起這些,山西奧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控經理張仲謙就會滔滔不絕,“可問題在於,目前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絕大多數被外國品牌佔據,為打破這種局面,我們想作出一些貢獻。”
破局的難點有很多,既有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較晚的歷史原因,也有相關領域基礎理論研究落后,還有產品研發與臨床需求的合作模式不成熟,用戶對於國產品牌仍缺乏信心的現實問題。
“填補我國超導高場磁共振的空白,是一個跳躍式的發展。”張仲謙介紹,過去市場上沒有成熟的國產高場磁共振產品。高場磁共振成像屬於高端醫學影像行業,這是繼CT醫學影像成像之后的進步。磁共振系統的優勢在於功能診斷,例如腫瘤、腦栓塞的診斷。
高端醫療影像行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匯聚業界高端人才。“組建團隊往往是我們最費時間也最耗精力的環節,有些人受到了以前公司非競爭條款的限制,我們不能用,在合同上沒有競業禁止條款的專家和高管才能簽合同。”張仲謙介紹說。
截至目前,這個亞洲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醫學核磁共振(MRI)全部成像技術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作為中國超導磁共振產業的破冰者和領航者,積累了150多項專利技術。
位於長治高新區翟店工業園內的長治奧泰基地,剛剛下線的Echo Star 1.5T超導磁共振產品,創新性地運用16通道Orion射頻線圈系統,能夠同時接插4組相控陣線圈,實現了大范圍的陣列組合式掃描。還是在這個產品中,磁體內徑擴大到94cm,能保障系統正常開機率≧95%﹔獨有的梯度降噪技術,有效降低了同類序列掃描噪音的18%。
還是在這裡,高端影像設備研發實驗室、EMC屏蔽室、X射線屏蔽室、注冊樣機、磁共振生產線、CT生產線、DR生產線、彩超生產線、多媒體展廳、影像中心、乳腺中心等功能日趨完善,效益愈加凸顯。奧泰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醫用超導磁共振、多普勒彩色超聲、多排螺旋CT、數字化X光機、PET-CT、PET-MR等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核心部件和整機,並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奧泰的目標是,實現年磁共振設備銷售50台、CT機銷售20台、數字X光設備銷售30台、數字多普勒超聲系統銷售20台,年產值2億元。
奧泰的產品現已成功進入華西醫院、北京301醫院等300余家醫療機構臨床應用,並出口到美、英、俄、歐盟、東南亞和中東等16個國家和地區。
“強化自主創新、集成創新,研發更多適應醫療服務需求的新產品,進一步做優品牌、做強企業,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張仲謙表示,企業將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堅持創新引領,有效利用當地政策和人才資源,帶動機械、電子、新材料、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性能醫學診療設備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推動企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記者李家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