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鄉村振興

陽曲縣西郭湫村:釋放土地活力 讓農民享有“紅利”

來源:太原日報
2022年07月25日09:59 |
小字號

盛夏時節,記者在陽曲縣凌井店鄉西郭湫村採訪發現,昔日的“貧困村”,利用“土地多”這一優勢,不斷發展旱地種植和鄉村旅游,村集體收入連年增加,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村庄變美、村民變富”的小康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人居環境美起來

烏河河水蜿蜒流淌如碧玉絲帶,綠水青山間,一排排粉刷一新的民居錯落有致,一幅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山水田園畫卷呈現在眼前。

西郭湫村位於陽曲縣東南,與陽泉市盂縣“村連村、地連地”,離晉中市壽陽縣也隻有4公裡的距離。發源於陽曲縣的烏河,沿村子由西南向東北流向盂縣。

一進村子就是一個公園,村裡幾條主干道修得筆直,兩側牆上都是彩繪,路邊花箱裡鮮花開得正艷,三五步一個景致,讓來到這兒的人都想多停留片刻。

“這幾年一直不斷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村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過村裡的人都說,整個‘烏河川’就屬這個村子最好。”7月19日,在村民張拴珍家的院子裡,村黨支部書記安保生和村民們交流著村庄環境的變化,村民們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

“以前村裡生活條件差,大家習慣也不好,垃圾隨便扔,污水隨便倒。”張拴珍說,現在道路修好了,上下水接通了,“煤改電”后,冬天還用上了空氣源熱泵取暖,家裡外面到處都干干淨淨。

“廁所從院外挪到院內,不僅干淨衛生,而且也方便多了。”村民安自力指著院子一角的廁所,由衷地感慨:“現在家家都改造了廁所,生活習慣也都變好了。”

村民錢包鼓起來

美麗鄉村建設,短期靠環境整治,長遠靠產業支撐。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

“我們村的土地有5500畝,主要種植玉米和旱地蔬菜,這也是村民除務工外的主要收入。”安保生1975年退伍回村任黨支部副書記,1988年任黨支部書記,2007年“一肩挑”至今。多年來,為了發展農業,他可沒少下功夫。

他數次到農科院、農業示范園區考察,調整產業結構,並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帶領農民快速增收。前幾年,他在村裡推廣旱地無公害蔬菜,村裡還建起了50畝春秋大棚和溫室大棚,主要種植蔬菜。

村民張拴兔是陽曲縣有名的種糧大戶,種植了300畝玉米,自己還有5台拖拉機、2台秸稈綜合利用機和一些配套的農機具。“村裡這幾年變化大,又支持農業發展,我除了種好自家的地,還幫助其他村民種植、收割,這樣還能省下不少勞動力,讓村民安心在外打工。”張拴兔笑著說。

今年,西郭湫村又在上級的支持下,與第三方合作引進新技術種植甘藍。村民劉俊卯一直在甘藍種植試驗地裡打工,他說:“忙的時候,村裡的勞動力基本上都來這裡干活。無論男女每天130元工資,我前后干了一個月。”

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的收入也逐年遞增。安保生說,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20萬元,今年預計能實現翻番,明年旅游項目上馬肯定會更好。

文明鄉風新起來

乘著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西郭湫村的農村基礎設施有了極大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條件好了,大家的精神需求自然就高了。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西郭湫村以“星級文明戶”創評掀起農村追“星”之風。該村不僅要求大家成為星級戶,更要求一條巷子互相學習、互相促進,這樣才可能被評為“十星”。

積分超市、有獎評比……村裡採取了多種有效舉措,充分動員村民投身美麗家園建設。

“精神文明、物質文明都要抓,這是我們村‘兩委’下一步的重任。”安保生說,目前村裡已建成首個鄉村治理實訓基地,正和縣委黨校合作,開發實訓課程,這將是村裡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項目。此外,村集體通過“清化收”,收回集體土地1200畝,結合現有集體土地,打造玉米、旱地蔬菜、谷子和豆類小雜糧4個種植園區,發展規模化種植和機械化種植,提高土地產出。

“推動鄉村振興就是要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生態振興和文化振興,讓農民在家門口過上‘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幸福日子。”凌井店鄉黨委書記張玥說。( 李杰華)

記者手記

陽曲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書寫了全市減貧的宏大篇章,西郭湫村是其中精彩的一個段落。如今走進西郭湫村,再也看不到曾經貧困村的影子,藍天澄碧、草長鶯飛,房前屋后、繁花似錦,漫步在村裡,一幅“村強、景美、民富、人和”的美麗畫卷映入眼帘。美麗鄉村更宜居,青山綠水寄鄉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像西郭湫這樣的村子會越來越多,建設更加美麗宜居的幸福家園不再是夢想。

(責編:段思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