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退崗不褪色 長治壺關激發小區治理新活力

15棟樓,480戶,1300多人,600余個地上、地下停車位,40%以上的綠化面積,各類情況全面掌握﹔
一通電話,10分鐘內到達現場,簡單問題當場解決,一般問題一天解決,復雜問題一周解決,居民訴求快速化解。
在長治壺關縣黃金海岸小區,81名退休黨員化身“紅管家”,成為社區管理領頭人﹔24名一線退休工人爭當“老掌櫃”,沖鋒一線,讓小區處處井井有條。
據悉,該小區是壺關縣壺化集團的家屬小區,壺化集團將第八退休黨支部建在小區,81名退休黨員發揮余熱,積極服務居民,其中,6名企業退休高管,入職物業管理公司,成為小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今年66歲的郭建和退休前在壺化集團主要負責電路維修工作。過去,有著“快腿”稱號的他,用快速精准的維修技術,保障著企業器械正常運行。如今,已經退休多年的郭建和在物業公司擔任副經理的職位,“快腿”的功夫又投入到小區治理中去,奔忙於小區衛生、停車管理、水電暖維修等工作。
8月19日中午,暑熱正盛。看車輛停放、查衛生死角,一上午的忙碌讓郭建和汗水直流。剛剛歇下,飯碗還沒端起來,一通電話響起。“家裡突然停電了,空調不能用,太熱了,快來修修吧。”電話那頭,小區居民王阿姨急切地說。不到五分鐘,郭建和帶著工具敲響了王阿姨家的門,半個小時后,通過更換保險絲,王阿姨家電路重新接通,空調重新運作,絲絲涼意帶來笑聲陣陣。
“作為退休黨員,發揮自己所能,為群眾排憂解難,我十分樂意。現在我不僅僅是管物業的經理,更是小區監督員、環保員、服務員,全天24小時在崗,什麼時候電話響起,什麼時候就是上班時間。”郭建和說。
退休黨員帶頭,在職黨員沖鋒。“今日我值班,有事情找我”這樣的包聯黨員公示牌標語張貼在黃金海岸小區15棟樓,40多個單元樓門口。每個公示牌上,不一樣的姓名,不一樣的聯系電話,都有同樣的包聯職責:幫助解決住戶急、難、愁、盼。
所有單元門、樓道定時粉刷更新﹔曾經亂停亂放的電動車有了統一規劃的停車區﹔老化的各類線路及時更換,確保安全﹔道路坑窪問題不拖延,一周內快速修補解決﹔垃圾分類制定公約,從嚴從細推進……件件小事放心上,小區從內到外煥發新生。“小區建立黨支部,家門口有了‘紅管家’,小區的大小事情都是居民自己說了算。”居民贊不絕口。
前不久,黃金海岸小區業委會首屆業主大會召開,5名德高望重的企業退休職工全票當選業委會委員,為居民搭建了又一個自主議事新平台。
退休黨員成為小區治理“紅管家”,一線退休工人則成為物業服務“老掌櫃”。
在壺化集團,男職工55歲退休,女職工50歲退休。50歲,還是能干事的年齡,如何發揮好這份“能干事”的力量?返聘24名車間一線退休工人,成立三支小區服務隊,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一支保安隊,10名退休職工返聘為保安,24小時不斷崗,確保小區安全﹔一支清掃隊,7名保潔員每天三次巡查清理衛生責任區,小區衛生常年干淨整潔﹔一支維修隊,4名退休的維修工、電工、焊工重新上崗,讓小區水電暖維修快速高效。
這樣一來,居民群眾放心,“咱自己的人管咱自己的事,靠譜”﹔退休職工受益,“出門就是工作崗位,家門口二次就業,增加收入,補貼家用”﹔物業管理高效,“退休職工知根知底,管理起來應心得手”……
退休黨員帶頭管理,退休職工返聘服務,在職黨員融入治理,廣大業主積極參與,一種共建共治的小區治理格局在黃金海岸小區得以成功實踐,全面惠民利民。
“紅管家”管出“溫馨家”,“老掌櫃”鋪出幸福路。多年來,黃金海岸小區服務實現“零投訴”,小區治理順民心,合民意,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節節攀升。(賈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