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山西:文化惠民 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09月11日08:4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一場場演出、一場場電影、一次次書畫展覽,送進農村、送進學校、送進軍營﹔音樂會、舞台話劇、文化論壇、各類書畫攝影藝術展等文化活動,成為群眾文化生活中的新常態﹔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農家書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覆蓋城鄉,服務惠及全民。這是我省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取得的豐碩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及民間文藝、群眾文藝等各領域都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台階。

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之路,7月5日至7月31日,第三屆山西藝術節以“雲上藝術節”的全新形式舉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日,藝術節關注和參與累計總人次約6100萬,其中直接參與藝術節各項活動累計總人次近2800萬。“能仔細看戲,又能全景看展覽,還能聆聽專家分析解讀,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7月23日,周末休閑在家的太原市民陸曉華如是說。

山西省話劇院從7月21日開啟演出,到目前已完成太原、原平、永濟共計25場惠民演出活動。演出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編排精巧,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將整場演出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太原市民王輝在文瀛公園高興地說:“每到周末我都過來看演出,雖然在電視上也能時常看到各種演出,但還是在現場觀看更熱鬧、更有趣。希望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文化活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我平時在家就喜歡聽戲看戲,在我們小時候能看一場戲十分難得,隻要聽說哪裡唱大戲,我們一群年輕人,不論遠近都會趕到現場去觀看,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對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說高興得不得了,希望以后經常有這樣的演出。”家住永濟市的王爺爺興奮地說。

山西省歌舞劇院的王樂,近期正在為大同市渾源縣皇叔窪村民文藝宣傳小分隊排練舞蹈。8月24日傍晚時分,皇叔窪大舞台跟前的空地上響起悠揚的旋律,年近60歲的溫玉鸞和老姐妹們練起扇子舞。“有場地、有人教,我每天都來跳上半小時。聽說村裡籌建舞蹈隊,我第一個報了名。”溫玉鸞說。

新時代讓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省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舞劇《粉墨春秋》《呂梁英雄傳》、話劇《右玉》、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晉劇《於成龍》等劇目獲全國性大獎、入選國家級項目。我省累計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19個、獲資助2.18億元,中國戲曲“梅花獎”49朵,均居全國第一方陣。“小梅花”241朵,居全國第一。圍繞中國夢主題舉辦山西藝術節、晉劇藝術節,以藝術的形式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健全服務體系。我省擁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258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361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8萬余個,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連年超額完成“免費送戲下鄉一萬場”任務,《保衛娘子關》《掃街》等榮獲全國群眾文化藝術領域最高獎“群星獎”。左權縣、澤州縣大陽鎮等42個縣鎮先后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長治市、朔州市、晉中市、晉城市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和品質大幅提升。

點亮精神燈塔,全省人民更加自信。通過公共文化服務,更多群眾享受到了文化繁榮發展的成果,更多群眾得以縱情於藝術。在滋養精神家園、溫潤心靈的同時,傳播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著博大精深的山西文化,使三晉兒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獲得豐厚的滋養。(記者李婷婷)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