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山西省大同市推動黃花全產業鏈發展

看脫貧花如何變為振興花(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劉鑫焱 喬 棟
2022年09月23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從助力脫貧攻堅,到推動鄉村振興,黃花產業已經成為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張產業名片。眼下,在農戶、市場主體和政府的多重努力下,黃花產業鏈正不斷延伸,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有了共享冷庫,新鮮黃花可以保存更久,收益更有保障了。”9月7日,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下榆澗村的共享冷庫前,47歲的村民文淑華送來了今年最后一茬黃花。

  將冷藏服務嵌入黃花產業鏈條,是服務保障黃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細節。大同的黃花產業,起始於脫貧攻堅,助力脫貧任務圓滿完成。如今,黃花全產業鏈產值由2020年的18.4億元增加到今年的超40億元,產業質量明顯提升。脫貧花正變為振興花。

  規模化、綠色化助力生產

  在雲州區周士庄鎮三十裡鋪村,金健祥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黃花長勢喜人。“今年,黃花的產量較去年增加了兩成,每斤價格也由2.2元漲到3元。”負責人劉擴建說,“上半年,旱情一度嚴重,但沒影響我們黃花的質量和產量。我們總共種了1150畝黃花,其中滴灌500畝,噴灌650畝,有效降低了干旱對黃花生產的影響。”

  作為大同黃花最大產區,雲州區今年投入100余套監測及溯源等相關系統和設備,使萬畝黃花基地實現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病虫害預測預報、節肥增效等管理數字化,實現了黃花產業的提質增效。

  “目前,大同市黃花種植面積穩定在26.5萬畝。”大同市副市長龔孟建介紹,像劉擴建這樣有一定種植規模的生產主體,在整個黃花生產中佔比八成。“可以說,大同黃花產業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種植。”

  在產業規模提升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虫害是黃花規模發展的直接威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工作人員李小玉介紹。

  為此,大同市對黃花的病虫害展開摸底調查。基於調查結果,部署了技術防控與“群防聯防”措施,相關科研部門也開發出病虫害檢測設備,集成出黃花病虫害綠色防控標准化技術管護體系。同時通過增施有機肥、精細化田間管理,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採用無人機,安插黃藍板、太陽能殺虫燈等“綠色”措施,建設綠色有機標准化種植基地,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動黃花產業的綠色發展。目前,大同的26.5萬畝黃花中,綠色食品有效認証面積9萬畝﹔雲州區也成為國家黃花種植和加工標准化示范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材料(黃花)標准化生產示范基地。

  多元化、品牌化開拓市場

  在農產品銷售領域,市場主體營銷能力不足始終制約著產業發展,大同黃花也是如此。

  一次,一家預制菜頭部企業的負責人來大同洽談投資合作事宜,吃飯時發現,用鮮黃花做的涼菜口味、口感很不錯,於是決定在大同建立生產基地,以鮮黃花為原料制作預制菜品對外銷售。這意味著,大同黃花進入市場的形式由干黃花拓展到了新鮮黃花。

  在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的直營店裡,記者還看到黃花風味小菜、黃花味素、黃花鮮露、黃花五谷代餐粉、黃花果蔬復合飲品等黃花系列產品。公司負責人陶嘉城介紹:“目前,我們已經在大同全市范圍內開了32家黃花直營店,各類黃花產品直營效果非常不錯。”

  近年來,大同市以黃花產業品牌建設為重點,把“大同黃花”作為重點品牌進行打造,成立了大同黃花協會和大同黃花產業聯盟。在線上,與京東、樂村淘、農芯樂等企業合作,依托京東物流體系,推廣線上下單、京東配送到家的銷售模式﹔在線下,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太原等城市布局了多家黃花產品直營店,雙管齊下,強化市場營銷,打造優質品牌,將大同黃花產品快速推向全國市場。今年4月,大同的冰鮮黃花、干黃花還首次出口加拿大、日本等地。

  2020年以來,大同市圍繞黃花產業發展,依托多家龍頭企業,研發黃花醬、面、茶、餅等多種黃花產品﹔同時,借著近來興起的“直播帶貨”,在營銷環節傾力打造“大同黃花”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並取得國家原產地保護標志等8個國家級認証。

  “開拓市場主要還是靠市場主體。”龔孟建說,“我們通過專項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引領、技術團隊服務、區域品牌賦能,把各類企業引導到黃花產業上來,豐富黃花產品,拉長產業鏈條,進而做大黃花的市場規模。”

  目前,大同的黃花產業引入和培育生產加工經營主體175家,其中龍頭企業15家,研制開發出菜品、飲品、食品、功能產品、化妝品五大系列100余種黃花產品,大大提高了黃花產業的市場影響力。

  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前段時間,一條“忘憂大道”出現在不少大同人的朋友圈,名字的靈感就來源於黃花的別名“忘憂草”。大道全長14公裡,沿途有黃花主題公園、黃花觀景平台、眺望台、黃花主題廣場、黃花交易市場和驛站以及黃花棧道等,是一條高標准的集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於一體的鄉村旅游道路。到了黃花收獲季,這裡滿目是“金”,賞花觀景、採摘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

  這條“忘憂大道”還串聯著黃花主題文旅小鎮。在雲州區駝坊村的黃花地旁,幾頂白色的帳篷錯落分布,走近細看,戶外露營裝備一應俱全。“戶外露營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出游方式,在這裡可以回歸田野、回歸自然,7、8月份,15頂帳篷每天都爆滿。”小鎮經理段亞萍介紹,這只是佔地1500畝黃花主題文旅小鎮的“冰山一角”。

  “我們和市裡的幾個小區達成合作,業主認領一塊黃花地,可以自己管護,也可以請人代管,每年可以收獲最新鮮的黃花菜。”段亞萍介紹,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實現了黃花種植的精細增值,目前已有300多個“小地塊”被“家庭農場主”認領。

  研學教育也是小鎮的主打產品。這兩年,小鎮每年接待團隊500多個,中小學生研學4.5萬人次,散客游園8萬多人次。段亞萍說:“在小鎮裡,實現了‘游、創、育’的跨界聯手,一產、二產、三產的深度融合。

  去年,大同黃花產業中,一、二、三產融合的文旅產值2億多元,佔比6.6%。“眼下產值佔比雖然不高,但成長性很好。”大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隻聚焦當下,也在關注長遠。在山西農業大學高寒區作物研究所的小南頭科研基地,黃花不再是單一的黃色,而是色彩多樣、爭奇斗艷﹔黃花也不僅僅是一種食材,更是一種觀賞花卉,還兼具藥用價值。

  這些,將給大同的黃花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發展選擇,讓黃花實實在在變成振興花、幸福花。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3日 10 版)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