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山西省晉城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支部強起來 鄉村富起來(新氣象 新作為)

本報記者 胡 健 喬 棟
2022年11月25日11: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東上河村。
  程立勝攝

  深秋穿行在山西省晉城市太行一號公路上,猶如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放眼望去,湛藍的天空下山巒起伏,紅色的楓葉點綴山間,公路兩旁的楊樹擎起金黃色的葉子,掩映著一個個傳統村落。這些村落裡,有許多致富故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全方位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近年來,晉城市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通過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

  

  支部領辦  擦亮特色品牌

  晉城市高平市陳區鎮鐵爐村村民王繼龍今年74歲,種了一輩子黃梨,沒想到這幾年黃梨能這麼賺錢。“我一年都能跟著‘撿’萬把塊錢!”王繼龍把自己的兩畝地流轉給合作社,平時在合作社管護梨樹還能賺個零工錢。

  高平市黃梨種植面積達5萬畝,首推鐵爐村的黃梨品質高。據介紹,高平有著數百年的黃梨種植歷史,而鐵爐村的黃梨曾作為貢品,又稱“鐵爐貢梨”。可10年前,盛名之下的“鐵爐貢梨”遭遇了發展困境:“原先村裡的老黃梨樹品種老化,長期處於放任狀態,導致梨樹內膛空曠、枝條交叉重疊、樹冠郁閉,果品產量低、品質差。”鐵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建飛說。

  鐵爐村黃梨產業必須找出路。王繼龍還記得,10年前,在村委會的木桌前,村民代表們進行了幾個晚上的討論,最終,鐵爐村黨支部做出了決定:整合200余萬元資金,由黨支部領辦鐵爐貢梨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集體經濟。隨后,鐵爐村的許多梨園裡建起了集雨池和涌泉節水灌溉設施,推廣果園生草技術提升果園土壤有機質,採用光波誘控、色板誘控等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為進一步延長產業鏈,鐵爐村還領辦建設了黃梨深加工廠房,研發形成“藥食同源”的梨脯、梨片、梨膏、梨飲品等系列梨產品生產線。這兩年,在直播帶貨的風口上,梨膏產品成為熱銷品。“僅在鐵爐村,黃梨產值就達到1700萬元,全市黃梨產值達到4億元。黃梨、紅薯、黑菇、白豬等‘一村一品’產業,在支部領辦下,漸成規模。”高平市委書記原健說。

  目前,晉城市已有396個村實行支部領辦模式。晉城市市長薛明耀介紹:“村黨支部起到領頭作用,通過發展特色農產品,幫助村裡增收。比如,有的村子採用‘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民’模式,發展連翹產業。”

  多村聯建  抱團形成合力

  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臨河而修,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皇城相府坐落於此。村中阡陌巷道裡,照壁高門與合院布局訴說著人文積澱。

  幾年前,皇城相府景區計劃擴大面積,可是需要超過村界,溝通起來頗為費事。皇城村黨支部書記、皇城相府集團董事長陳曉拴深有感觸:“皇城相府景區的發展受限於村子面積,被束縛住了手腳。”

  從地圖上看,皇城村位於谷地內,周邊被郭峪村、史山村、大橋村、溝底村圍住。這幾個村子,皆有人文或自然資源稟賦,也都各自盤算著發展本村的旅游產業。

  “那些年,惡性競爭特別多。”時任皇城相府文旅集團負責人王天亮回憶,“有的大巴車還沒進皇城村,就被郭峪村‘搶’走了。由於主打的都是‘古堡’文化,各村之間進行門票低價競爭,導致旅游配套、服務管理跟不上。”

  是時候進行變革了。“其實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旅游資源,郭峪村古城保存完好,大橋村海會書院有唐宋時期的重要文物古跡,史山村與溝底村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陽城縣組織部長柴高原介紹,2018年開始,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5個村黨支部成立聯合黨委,涉及村務之間的重要事情聯席公開,以皇城相府為龍頭,整合旅游資源,推動旅游事業融合發展。

  支部聯建,讓5個村子實現“抱團”發展。從皇城村山間的高品質民宿向下看,皇城相府古堡的土色牆壁與郭峪古城的河山樓遙相呼應,在山那頭,海會書院千年古塔上的孔雀藍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這片文旅資源高度融合的景區,“五村融創”的大景區格局初顯。目前,5村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億元。

  高平市東城街街道溝北村也是靠著“五村聯建”站穩了腳跟。溝北村地靠上黨盆地邊緣,用東城街街道辦黨工委書記趙靜譜的話說:“既無資源,也無區位優勢。”這樣一個原先村集體收入不足5萬的村子,現在吃上了旅游飯。

  記者走進溝北村“尋夢小鎮”,迎面是一個激光打造出的“綠野仙蹤”秘境,抬頭盡是繁星點點的天幕。走在村裡,隻見牆面上繪著元素豐富的色彩畫,連地面都是五彩斑斕。“從任何角度拍照,都是一張色彩豐富、精彩絕倫的大片。裡面處處是小而精的感覺,一個20平方米的屋子,由聲、光、電搭配出了一個魔幻空間,小孩子在裡面跑來跑去,能玩半個多小時。”游客張志超常帶著孩子光顧此地,對這裡每一處別出心裁的“娛樂設施”都精通,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寫出了“打卡攻略”。

  去年,“尋夢小鎮”綜合收入1300余萬元,幫助溝北村集體收入跨越“百萬元”關口。趙靜譜信心滿滿:“先富帶動后富。我們成立了‘環七佛山鄉村旅游黨總支’,把周邊4個村子聯合起來,組團發展。現在‘長平不夜城’項目已經實施,帶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農村條件千差萬別,資源稟賦不盡相同,但支部聯建是一條經得起檢驗的路徑,將為鄉村振興提供參考樣板。”晉城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全勝介紹,晉城市已有196個村實行“支部聯建共富”模式。

  村企合作  喚醒沉睡資產

  位於晉城市陵川縣六泉鄉的大王村,有炊煙裊裊、有高端民宿,美麗鄉村入畫來。這裡曾因礦產資源豐富而聞名。但隨著資源枯竭,長期粗放採煤帶來的生態惡果逐步凸顯: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植被稀疏,常年煤灰遍地……村支書王學禮曾一籌莫展:“沒了煤礦,村集體經濟怎麼發展?”

  路總要繼續往前走。“我們先交歷史欠賬,從改變村容村貌開始。”王學禮說。修路、打壩、植綠,黑色減少了,綠色增多了,3年時間,大王村的綠水青山回來了。

  2017年,大王村又干了一件事,“筑巢引鳳來”。大王村成立招商引資專班,遠赴河南、上海、天津等地宣傳本村生態、環境和氣候優勢,最終成功吸引一家河南公司前來投資。

  2021年,在陵川縣政府、投資方共同幫助下,大王村建設了120畝水果觀光採摘園、2棟800余平方米有機蔬菜大棚、20畝露天蔬菜園、40多間民宿,打造了200畝中藥材養生園、修建藥膳餐廳……“專業的事情要專業的人做。我們合作成立了陵川縣金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村集體佔股25%,打造田園綜合體。”王學禮介紹。

  高平市寺庄鎮釜山村依山傍水,生態宜居,文化底蘊深厚,2019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近年來,釜山村與長平煤礦、高平農投等企業深度合作,探索“企地共建共享共治”模式,挖掘“綠水青山、紅色工業、古建筑群”等特色資源,釜山村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40余萬元,還幫助企業實現“煤轉旅”“黑轉綠”產業轉型。在高平市,這樣的“村企合作”覆蓋11個脫貧村。

  “村企合作,要充分考慮地緣因素、投資意願、資源資本適配程度、產業發展前景。”晉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辛艾艾介紹:“通過企地共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發揮‘疊加效應’﹔通過互促共進,產業規劃聯動發展,激發‘聯動效應’﹔通過三產融合,催生‘聚合效應’,從而促進鄉村振興。目前,晉城市已有106個村實行企地合作模式。”

  據統計,目前,晉城全市1552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970個村突破30萬元,332個村超過100萬元。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