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黨建

山西晉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2年12月24日13:31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城區洞頭村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品牌效應初步顯現﹔澤州縣保福村吸引各類“網紅”入駐成為“網紅村”﹔高平市溝北村積極打造“尋夢小鎮”﹔陽城縣鳳城鎮以“黨建聯盟”引領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冬日的晉城,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活力迸發、生機涌動,全市1552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達10萬元,412個村超過100萬元,一派蓬勃發展的氣象。

今年以來,晉城市堅持“系統謀劃、全域推進,在推動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思路,狠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號工程”,創新手段、多措並舉,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繪就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引領,凝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

走進沁水縣龍港鎮青龍村,一排排溫室大棚整齊排列,一派產業興旺的喜人景象。

青龍村位於梅河流域,有著發展蔬菜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村黨支部堅持“讓利於民、做強產業”的原則,領辦成立專業合作社,並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統一修建大棚600余標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投資300萬元建成西紅柿醬廠,每年可加工西紅柿100余萬斤,生產西紅柿醬100余萬瓶,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00余萬元。同時,與天合農業開發有限企業合作,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目前已完成民宿客棧、青少年活動中心、水上樂園等一期項目,通過“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的模式,每年村集體保底收入15萬元。

在青龍村的示范帶動下,梅河流域的固鎮、孔峪、上蘇庄3個行政村共建成蔬菜大棚500余棟,村集體年均增收2萬元,帶動177戶農戶戶均增收1.9萬元。整個梅河流域輻射形成了總標棟達1100余棟的蔬菜大棚、年產值1000余萬元的設施蔬菜產業經濟帶。

“為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鎮黨委指導固鎮、孔峪、王寨、青龍、上蘇庄5個行政村成立梅河流域設施蔬菜產業聯合黨總支,黨總支領辦成立梅河流域設施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以原有蔬菜大棚、土地等資源入股公司,公司按股份進行分紅。”龍港鎮黨委書記牛海波說,目前,公司正在籌備建設“農產品交易中心”,搭建農產業銷售平台,不斷提升梅河流域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今年以來,晉城市積極推動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鼓勵村集體依托可支配的資源、資產、資金,由黨組織領辦創辦土地、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文旅康養、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堅持走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道路。目前,已有1552個村推行支部聯建和領辦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產業帶動”“勞務創收”“村企聯營”“村村抱團”等多元化發展途徑,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項目帶動,打造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日,氣溫驟降,但是城區洞頭村的干部群眾和市大洞頭宸文旅公司的員工卻沒有閑下來。他們正在加快對美食廣場、部分民宿等項目進行改造提升。

近年來,洞頭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與浩翔集團牽手成立大洞頭宸文旅公司,大力發展農家樂等生態旅游產業,建成了研學中心、廉政教育基地、游客中心,麥田廣場、兒童廣場和美食廣場,特色民宿、山間小木屋別具一格,使洞頭村旅游產業迸發出強勁活力。

看著繁忙的改造建設現場,洞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芳芳充滿期待:“現在美食廣場提升改造工程正在進行通水通電,已接近尾聲﹔南山步道、燈杆、綠化等基礎設施改造前期各項工作也積極展開﹔新建高端民宿工程順利推進。這一系列工程完成后,將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洞頭生態旅游等產業打下堅實基礎,讓洞頭發展越來越紅火。”

如今的洞頭村,已經成為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紅色研學、廉政教育的優質口碑目的地。目前,已累計接待各類游客和培訓人員20余萬人,帶動附近村民就業2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1萬多元。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是基礎,項目是支撐。

今年以來,晉城市大力推動特色優勢農業發展,實施了總投資超千億元的880多個農業農村項目,形成了生豬、家禽、肉羊、蜂業、蔬菜、中藥材六大特優產業和蠶桑、黃梨、甘薯三大特色產業的“6+3”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了農業經濟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和農民致富增收。大力發展文旅康養項目,規劃實施了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百裡沁河生態經濟帶、丹沁兩河沿線治理示范帶和環城水系清水復流工程“四大牽引性工程”。其中,“太行一號”示范帶投資150億元,實施89個項目,帶動沿線243個村全部實現集體經濟從零到20萬元的突破﹔“百裡沁河”經濟帶投資254億元,實施79個項目,直接帶動沿河112個農村實現“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布局優、產業旺、生態美”。

作為全省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唯一整市推進試點市和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永久會址,晉城市堅持把全市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養目的地來規劃、建設、管理,高標准謀劃實施了“示范區+特色小鎮+百村百院”等一批重點項目,走出了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徑。

其中,全市優選129個村落和108個明清院落打造“百村百院”項目,去年首批28個村、30個院已開門迎客,迅速成為熱門目的地,今年開門迎客的村、院各達50個以上﹔規劃19平方公裡的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4平方公裡核心區已形象初成。

隨著一個個項目的快速推進,晉城市村集體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產業結構更加多元,更多的村民享受到了村集體“紅利”,臉上幸福的笑容越發燦爛。

支持保障,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新活力

陵川縣附城鎮丈河片區黨委通過“1個中心村+5個脫貧村+1個企業”的聯建模式,以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促進片區各村集體經濟整體提升。2021年丈河村集體增收50萬元,帶動片區各村集體收入均超過10萬元。

陵川縣六泉鄉浙水村採取“縣農投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村民”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休閑娛樂、農家樂等多種康養旅游業態,2021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25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2022年,陵川縣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65億元,集中投向文旅康養、中藥產業、特色種養等特優產業,帶動集體增收、群眾獲益﹔引入農信社信貸資金,通過擴大評級、授信面,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農戶進行綜合授信,2021—2022年農信社投放淨增10億元,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統籌使用資金,解決了“錢不足”的問題。

這是晉城市強化要素保障,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

科學謀劃,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繪好“路線圖”。立足晉城縣域經濟強、生態本底好、農業品質優等特點,謀劃形成了“一環、兩帶、三區”的總體布局(“一環”即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環﹔“兩帶”即沁河、丹河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帶﹔“三區”即文旅康養融合、特優農業供給、城郊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制定了《農村集體經濟三年發展規劃(2022—2024年)》,確定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出台了全市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1條,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展途徑、主要舉措和組織保障﹔完成了太行一號文旅康養示范帶、百裡沁河生態經濟帶、丹沁兩河沿線治理示范帶和環城水系清水復流工程“四大牽引性工程”規劃編制,整體謀劃推進,構建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規劃體系。

機制保障,創造性推動落實。強化項目推進,重大項目採取“指揮部+公司”方式,市級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項目公司等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分類督導考核,將發展集體經濟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評議和縣級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鄉鎮“三農”考核,分類分考、跟蹤問效﹔注重獎勵激勵,每年拿出5000萬元,對集體經濟“標杆村”和貢獻突出人員進行獎勵,並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與村干部待遇報酬挂鉤。同時,堅持多元投入,市縣鄉成立鄉村振興公司,盤活優質涉農資產280億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5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300億元,多渠道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難題。

如今,村域資源“活”起來了,集體經濟“壯”起來了,群眾腰包“鼓”起來了,以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民群眾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景正在成為生動現實。(文/牛前進 圖/晉城市委組織部)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