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實施生態修復、推進水系治理,山西運城鹽湖——

黃河岸邊 綻放“七彩之光”(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劉鑫焱
2023年05月23日06: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運城鹽湖美景。
  趙玉祥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運城鹽湖考察時指出,鹽湖的生態價值和功能越來越重要,要統籌做好保護利用工作,讓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一代代傳承下去,逐步恢復其生態功能,更好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

  運城鹽湖具有4600多年的開採史,有著深厚人文底蘊和重要歷史價值。近年來,當地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實施“退鹽還湖”,推進水系治理,修復鹽湖生態。

  

  運城鹽湖,古稱河東鹽池,總面積達132平方公裡,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也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湖泊。運城鹽湖有4600多年的開採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鹽田景觀,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和重要歷史價值。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充分保護好、利用好,更要傳承好運城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運城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退鹽還湖,修復鹽湖生態

  鹽湖北岸的“七彩鹽湖”綠道上,往來行走的游人很多。“這裡原來是鹽化工業生產時期的專用運輸道路,白色的是車輛拋撒的芒硝。經過整治后,現在改造成了干淨整潔、色彩斑斕的綠道。”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兩張圖片對比著說。

  這條綠道的功能性轉變,體現了運城鹽湖保護的一個重要舉措:鹽湖保護范圍內停止一切工業生產,實施“退鹽還湖”。

  運城鹽湖有4600多年的食鹽開採史和70年的無機鹽開發史。上世紀后半段,當地化工企業發展進入高峰期,對鹽湖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影響。

  長期高強度開發,加上大量廢水和廢棄物的流入,曾讓運城鹽湖的生態系統受到威脅。為了保護鹽湖,當地下定決心、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恢復鹽湖原有的生態功能。

  2020年9月,相關鹽化工企業全面停止鹽湖保護范圍內的工業生產活動﹔2021年3月,運城市與山西焦煤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加快推進工業企業退鹽還湖、退城入園等工作﹔2022年5月,運城市收回了鹽湖禁牆以內和鹽湖周圍湯裡灘、鴨子池、北門灘和硝池灘的土地使用權。目前,全市關停搬遷了鹽湖周邊工業企業15家,正在有序推進廠區實物核對、資產評估、建筑物拆除、遺址改造等工作。

  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主任孫冬青介紹,現在的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就是在原鹽化局彩印廠的舊址上改建的,其功能也由“生產”變為“保護”。

  “退鹽還湖”的同時,運城制定出台《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2021—2035年)》《運城市鹽湖保護條例》等政策法規。2021年,鹽湖堤埝除險加固及生態修復項目開始實施,工程以保護修復為主,旨在恢復鹽湖自然歷史風貌,打造獨具特色的“七彩鹽湖”,改善鹽湖的整體生態環境。

  近年來,運城加大沿湖區域污水治理力度,杜絕污水直排鹽湖,開展“淨湖行動”,及時清理鹽湖內外垃圾﹔實施了十裡北坡綠化、高速路通道綠化、南山荒灘荒坡綠化等項目﹔推進環湖綠化,在鹽湖周邊形成了兩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秀美景色。

  同時,運城市加強對中條山的保護。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礦石開採,中條山的山體遭到破壞,運城全面取締了沿山一帶的採礦企業,對中條山鹽湖段鳳凰谷東西兩側4處山體進行修復。

  幾年來,運城通過實施“退鹽還湖”及相關生態修復工程,把鹽湖從“工礦開發區”變為“生態保護區”。

  推進水系治理,保護好鹽湖原生態系統

  鹽湖北側,施工人員正在對鹽湖現有江道進行疏浚。“通過疏浚江道,連通鹽湖內部水系、保証水循環,來控制湖水鹽度變化,以保護好鹽湖的原生態系統。”運城市水務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素平說,“這也是保護‘七彩鹽湖’的重要措施。”

  鹽度的相對穩定性對保持鹽湖的斑斕色彩至關重要,也是鹽湖生態保護的重要指標。對鹽湖而言,既不能沒有水,又不能水太多,需要有個合理的度。

  專家認為,鹽湖水位大幅升高,會導致鹽度變低,鹽湖內特有的植物、藻類、鹵虫等鹽湖生態系統的基礎性生物將會減少甚至消失,影響其生物多樣性。為此,古人曾經圍繞鹽湖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修筑了非常完備的防洪水系設施——如今則被稱為“一渠二河四灘七十二堰”。

  運城市大力推進水系治理,恢復防洪水系設施﹔投資22億元,實施了鴨子池水生態綜合提升、姚暹渠水生態綜合治理等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8億元,鹽湖自然濕地風貌逐漸恢復,截污防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保障了鹽湖防洪安全,改善了水生態環境。

  運城適時啟動生態修復工程,其中包括修建環湖綠道、邊坡綠化、清淤等項目,讓鹽湖恢復原有的生態面貌。在生態修復過程中,對破損的堤埝進行修復加固,最大限度保持鹽湖的歷史風貌。

  融合發展,傳承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

  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鹽湖保護范圍內不再有任何工業生產,隻保留了一小塊用於展示“五步產鹽法”古法產鹽的產鹽區。2021年6月,“晒鹽技藝(運城河東制鹽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坐落於鹽湖北岸的河東池鹽博物館於2021年11月開館,通過文物、雕塑等,展出鹽池形成、歷史演變、鹽池產鹽等內容,集中展示、傳承運城的鹽文化。

  “鹽湖雖然停止了工業生產,但其可開發利用的資源仍有很多。比如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和生態資源。”運城市副市長刁海鵬說。近年來,運城市積極做好“文化+旅游+生態”融合發展,通過舉辦池鹽文化旅游周、環湖自行車賽等活動,讓鹽湖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和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如今,運城鹽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鹽湖動植物種類日漸豐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目前共記錄鳥類約205種,常見的有反嘴鷸、火烈鳥、天鵝等,還有檉柳、蘆葦、鹼蓬草、蒿草、鹽角草等植物30余種。

  運城鹽湖,已成為創建黃河流域(山西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要區域之一。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3日 14 版)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