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從殷墟到大邑商——

展示新時代殷墟考古新發現

何毓靈 周 偉
2023年07月08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殷墟王陵區出土的石獸。
  圖②:大司空村東地出土無字卜骨。
  圖③:陶家營遺址出土的青銅鉞。
  圖④:邵家棚遺址出土的饕餮紋分襠柱足青銅鼎。
  圖⑤:觀眾們參觀“從殷墟到大邑商—新時代殷墟考古新發現成果展”。
  圖①至圖⑤均由周偉提供
  版式設計:趙偲汝

  核心閱讀

  近年來,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導下,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區、小屯宮殿宗廟區、洹北手工業作坊區和傳統殷墟周邊區域不斷有新發現,相關研究與甲骨文所記錄的大邑商逐步印証,進一步揭示、呈現、還原出全面鮮活的商代文明。

  殷墟考古與研究取得了眾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國考古、甲骨文、以商為代表的中國文明早期發展源流與內部驅動力等課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完善。

  

  前不久,國家文物局聯合中央文明辦、中央網信辦共同發布了2023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名單,河南安陽博物館“從殷墟到大邑商——新時代殷墟考古新發現成果展”入選。近年來,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導下,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區、小屯宮殿宗廟區、洹北手工業作坊區和傳統殷墟周邊區域不斷有新發現,相關研究與甲骨文所記錄的大邑商逐步印証,進一步揭示、呈現、還原出全面鮮活的商代文明。展覽是對這些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

  展覽以新時代以來殷墟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為基礎,通過375件出土文物、95塊圖文版面,分為“城現——洹北商城和它的時代”“天邑——繁盛的晚商帝都”“文字——維系中華民族的基因”三部分,將考古新發現及時轉化為准確、生動的知識,傳播給大眾,讓大眾感受輝煌文明。

  呈現中商時期都城洹北商城

  參觀展覽,觀眾可以看到洹北商城每一年的發掘區域航拍圖,還有依次擺放的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管、陶熔爐殘塊、陶模、陶范、陶觚、陶爵以及銅爵、銅觚。

  考古學中,將商文化分為以偃師商城和鄭州商城為代表的早商文化、以安陽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和兩者之間的中商文化。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傳統殷墟的東北發現了時代早於殷墟的中商時期都城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城址總面積約470萬平方米,由外城和宮城構成,西南部與殷墟相交。近年來,由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多學科聯合參與,以城址布局、功能分區和手工業格局為重點,系統揭示了鑄銅、制骨、制陶等手工業生產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

  在洹北商城時期即商代中期,洹北商城是商王朝的都城, 位於西北岡的王陵區此時可能已經啟用,1978年發掘的侯家庄北地可能是第一座埋入王陵區的王室墓葬。展覽展出了這裡出土的石琮、石獸、白陶殘片、骨鏃、骨笄、青銅器殘片、象牙器殘片。

  陶家營遺址出土的青銅斝、壺、鼎、爵、鉞、戈等文物都是第一次展出。2021年,在殷墟宮殿區以北約7.2公裡、洹北商城以北約4公裡處,發現了面積約18.5萬平方米的陶家營遺址。遺址內發現了陶器生產區、居址區和墓葬區,25座墓葬中出土了豐富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考古工作者認為,這是目前所知為數極少的商代中期環壕聚落遺址,與洹北商城共同構成了結構清晰、級差分明的聚落遺址形態,是洹北商城北部同一時期的重要衛城。

  陶器是解讀商代文明的密碼

  陶器是殷墟遺址中最常見、變化最頻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考古學解讀商代文明的密碼。1956年,考古學家鄒衡首次對殷墟文化分期,分別對應相應的商王王世。1961年開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一步根據地層學、類型學新成果,以陶器的變化為主體對殷墟文化分期進行了深入探討,最終確立了沿用至今的殷墟文化四期說的結論。展覽對不同時期的陶器進行了集中展陳,可以讓觀眾看出其中的變化。

  道路是城市文化的“物質骨架”。既區隔不同建筑,又連通彼此。殷墟自發掘以來陸續發現了多條道路遺跡。2008年隨著宮殿區以南劉家庄北地大型道路的發現,在“殷墟都城布局”課題的引領下,陸續在洹河南北兩岸發現多條道路。特別是劉家庄北地兩縱一橫、大司空村兩橫一縱大型道路的發現,使得都邑內部的道路網絡初步顯現。道路最寬達15米,多用鵝卵石、有意打碎的陶片等鋪設,道路之上的車轍清晰可辨。道路兩側是分布密集的居址、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遺存。由道路形成的“街區”,對於探討殷墟族邑分布及社會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族邑聚落是殷墟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面積約36平方公裡、擁有10余萬人口的“大都市”,顯然不僅有商王與王族成員,還應有以家族為主的族邑遍布都城。這些家族承擔著服務商王的不同職責。位於殷墟東南的邵家棚遺址是2019年以來重要的發現。據青銅器銘文可知,這裡應是商代史官“冊”族族邑所在,保存較好的多排連進四合院式夯土建筑院落、“中”字型雙墓道大墓及中小型墓、6座車馬坑等進一步鮮活呈現了當時“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形式。

  殷墟宮殿區與王陵區發掘時間最早,發掘收獲也最大,但時至今日的未解之謎仍俯拾皆是。持續進行的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考古入選“202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0年至2022年,牛世山等考古工作者經系統地勘探與發掘,確認王陵西部大墓區及東部祭祀區分別有兩個方形壕溝環繞,並在東區新發現460余座祭祀坑。方形環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陵墓“兆溝”,最終確定了王陵區的范圍。這改變了以前對商王陵陵園的認知,有力推動商代陵墓制度研究。

  2016年,考古工作者在與殷墟宮殿區直線距離約10公裡的殷墟東北部新發現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的辛店遺址,其中鑄銅作坊約50萬平方米。新發現的青銅鑄造相關遺跡與遺物數量巨大、保存較好、生產工序完整、持續時間長久,是迄今所知商周時期面積最大的鑄銅作坊。作為商都大邑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辛店遺址也佐証了中國早期文明的“低密度城市化”。展覽還展出了袁小屯遺址、老六庄遺址、桑園遺址等最新考古發現出土的觚、爵、鼎、簋、瓿等青銅禮器。這些考古都為研究殷墟大邑商范圍、布局、文化內涵提供了新材料。

  由考古調查及發掘資料可知,晚商時期,殷墟由洹北商城發展為超大型商王朝都邑。洹河流域至少存在著洹北商城與殷墟為一級、陶家營與辛店遺址為二級、其他小型遺址為三級的聚落結構形態。甲骨文與金文所記載的“大邑商”“天邑商”應非虛指,有著豐富、多樣的實物佐証。

  依托甲骨文藏品講好漢字故事

  展覽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篇章“文字——維系中華民族的基因”,介紹了甲骨文在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考古出土的甲骨文雖然較少,但發現的相關遺物卻極為重要。比如安鋼二煉廠區M11嵌綠鬆石骨柶、大司空村H37刻辭牛骨等,豐富了對甲骨文辭例、契刻與裝飾方式的認識。2016至2017年,大司空村東地發掘的無字甲骨坑出土甲骨165片,這是在殷墟宮殿區之外發現無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增加了殷墟卜骨整治方式的內容。2009年在王裕口村南發現的貞人墓地,以考古發掘的方法確認了甲骨文中貞人的遺存,這在殷墟尚屬首次。

  從最初取龜甲、獸骨備料,到最終刻辭等諸多環節,卜骨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王裕口村南地兩座貞人墓主隨葬了多件與甲骨佔卜相關的工具,銅刀、銅錛、銅鑿、銅刻刀、玉刻刀、磨石等一應俱全,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的工具磨石、刻刀等。

  展覽中還有一件邵家棚遺址出土的帶銘文青銅觥蓋,有銘文12字:“己亥,箙賜貝二朋,用作彝。”記載了箙官給其臣賜貝之事,是反映殷王朝賜貝制度的新材料。青銅器是晚商時期重要的文字載體。辛店遺址的“戈”族、邵家棚遺址的“冊”族、任家庄南地的“齒”族等,都是近些年來的重要發現。

  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漢字的維系。如何依托甲骨文藏品將漢字故事講好,是安陽博物館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90多年來,殷墟考古與研究取得了眾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國考古、甲骨文、以商為代表的中國文明早期發展源流與內部驅動力等課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完善。未來仍需深入開展主動性、精細化考古工作,深入挖掘殷墟文化內涵,為殷墟保護、展示、利用、活化等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博物館館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8日 07 版)

(責編:武笑、馬立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