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對鍵”到“心連心” 全力打造“好運之城”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千年前的歌謠傳誦至今。古老的民本思想,在山西運城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的實踐中,孕育出新的生機——
關注網民留言
打通“斷頭路”,了卻百姓心頭事
“中銀大道南段斷頭路什麼時候能開通?”
2022年5月11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的一條網民留言,引起運城市委市政府的特別關注。
多年來,運城中心城區中銀南路(北起老東街南至鴻運大巷)因道路不暢,鹽湖區鴻晉社區8個小區、一萬余人、上千輛車日常出行成了難題。
“這條路窄,就一個出口,每天高峰時段要堵一個多小時,一到下雨天,路面大面積積水,孩子上下學都成問題。”一說起這條“斷頭路”,沿路居民就忍不住吐槽。
針對群眾反映的出行“痛點”“堵點”,運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調研辦公,最終決定將中銀南路項目和周邊棚戶區改造一並實施。
2023年7月6日,運城市住建局開始組織道路建設施工﹔8月4日,隨著道路建設完成,周邊居民多年出行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鴻運大巷的居民終於露出歡欣的笑顏。
“多年出行不便,沒想到在網上留個言,還真給解決了。”“‘斷頭路’通了,心氣兒也順了!”……對於運城市委市政府的辦事效率,受益群眾由衷地點贊。
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網民留言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將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
2021年以來,運城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先后新建改造道路40條,總長度約75公裡。打通舜帝街東延、魏風街、大禹街、中銀北路、槐東北路等城市‘斷頭路’,提升改造解放路、機場大道、聖惠路、人民南路等城市主干道,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質,更暢通了民心。
運城市中心城區學苑路與紅旗東街交叉路口。圖片由運城日報提供。
傾聽網友建議
助推文旅提質,扮靚“好運之城”
“鹽池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要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希望加強鹽湖周邊環境整治。”……
一系列來自網民的建議,堅定了運城加強鹽湖生態保護修復的決心。
2020年9月,運城市正式啟動“退鹽還湖”“還湖於民”,將做好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作為重點民生項目,積極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先后啟動了大規模的生態修復、國土綠化工程,持續開展“淨湖行動”,做好“退鹽還湖”后半篇文章——鹽湖,正在成為全國知名文旅康養示范區和國際旅游目的地。
隨著鹽湖生態日益向好,每逢節假日,鹽湖景區觀光游客如雲,遷徙而來的珍稀鳥類種類數量顯著增加,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七彩鹽湖”景觀。如今的運城鹽湖,是市民游客親山親水親自然的“打卡地”,這片大自然饋贈的“奇特瑰寶”,正以全新的面貌樣態,繼續造福河東人民。
2023年,運城鹽湖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鳳凰谷景區獲評國家4A景區。今年計劃投資19.55億元,全面統籌做好鹽湖保護利用工作。
“這兩年鹽湖的環境越來越好了,過去是‘一池雪’,現在變成了‘七彩光’。”親眼見証了鹽湖的變化,攝影愛好者王軍民感慨地說。
七彩鹽湖。圖片由運城日報提供。
作為擁有102處國保文物單位的“國寶第一市”,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一直是運城百姓關注的焦點。
2024年1月至3月,運城市委辦公室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推出“共創‘好運之城’邀您建言獻策”推動山西運城高質量發展人民建議征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寫下數百條建議建言,其中涉及文旅產業發展的留言佔比超過40%。
“邀請全國大學生來運城旅游”“提升關帝廟旅游區管理水平”“有‘裡’有‘面’打造‘好運之城’品牌”……
一條條建議建言,凝聚著各地網友對運城美好未來的殷切期盼。這些“金點子”,經過“留言—受理—推動—落實”的工作閉環,傳到運城市委市政府領導案頭,正在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打造,黃河一號、汾河、中條山旅游公路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等眾多文旅產業項目的推進中,轉化為一個個現實的政策和落地的實景。
回應群眾訴求
直擊“痛點”,政策惠民
“救急!谷子收獲在即,深加工急需貸款,領導能否幫助解決?”
2023年8月底,正值谷子收獲季節,運城垣曲縣一家農業科技企業的負責人高垣平卻因為500萬元流動資金犯了難。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運城市將農產品精深加工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引領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而在收集轉辦網民留言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發現,融資難問題阻滯著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行動的推進,類似高垣平的情況不在少數。
這一年,運城市財政拿出3000萬元擔保基金注入農行、農信社,撬動兩家銀行3億元的信貸資金,有效紓解了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困境,為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高垣平的“求助”很快有了著落。在垣曲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成功申報了貸款擔保基金項目,通過政府擔保解決了融資“痛點”。
“專項貸款一落實,公司的運營壓力就減輕不少,也增加了我們擴大生產規模和帶動老百姓致富的信心。”說起這事兒,高垣平難掩激動之情。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
近年來,運城市始終注重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把網民留言作為“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緊抓不放,創新體制機制,突出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能夠直接促成群眾與“一把手”保持網上聯系的獨特優勢,線上聽民聲、線下解民憂,妥善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採納吸取了大量具有建設性的群眾建議,實現了基層治理效能與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2023年,運城市共辦理網民留言56.8萬件,綜合滿意率達到92.6%。
“我們充分發揮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網絡平台的橋梁紐帶作用,構建渠道統攬、節奏統籌、力量協同的網上群眾工作體系,通過統一受理、一鍵交辦、全程跟蹤、閉環落實,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痛點堵點問題一件件辦實、一樁樁落地,讓黨的群眾路線越走越寬廣,讓黨和人民群眾的心越貼越近。”運城市委辦社情民意工作負責人李旭鵬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