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在陽泉礦區傾聽遠古生命的回聲——

【文化中國行——寶藏山西】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2024年09月08日09:07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白志君正在向大家展示手中的化石。通訊員攝

數億年前的動物在這裡留下了一個個謎語,數億年前的植物在這裡留下了一道道年輪。

這裡的每一塊石頭裡都飽含著生命的律動,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讓你我找到最初的自己。這裡是國家級木化石群保護區,也是“中國地質事業搖籃之一”,這裡是陽泉礦區石卜咀村水泉溝。

“據《山西的石炭系》記載,1923年至1926年,李四光先生曾在陽泉礦區水泉溝對煤系地層中的 類化石進行了研究,並專門創造了漢字‘ ’來命名這些古生物化石。”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個標本,白志君徐徐講述它們的名稱、由來,將他與化石的故事娓娓道來。

走進陽泉市化石愛好和研究者白志君家中,仿佛進入一個小型的地質博物館。地上、牆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古化石標本,標本記錄著各類形態屬植物和海洋生物的遺骸。

白志君,原是一名煤礦工人。從小,他就喜歡撿拾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白志君在一片煤矸石山上找到一塊帶有葉片痕跡的石頭,這塊石頭激起了他探索學習的欲望,也讓他和化石結下了不解之緣。

礦區水泉溝地質岩層出露明顯,陽泉地區已經發現的223種植物化石、200余種海洋生物化石,水泉溝基本都有分布。1870年以來,先后有德國的李希霍芬、梭爾格,我國的丁文江、李四光等科學家到水泉溝進行科研活動。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評價石卜咀村為“中國地質事業搖籃之一”。其中瓣齒鯊化石發現后,引發了全球廣泛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媒體以及國外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六月份國際期刊《古植物學和孢粉學評論(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發表的一項科研成果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針對陽泉市二疊系上石盒子組的一種裸子植物化石的礦化木材進行了研究,經過測量、採樣、磨片觀察和對比研究,一種新型的遠古裸子植物得以被發現。

對此,科研人員為感謝和鼓勵這一化石的發現者白志君,以及其十余年來對於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及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科研人員將這一化石新種命名為“白氏原始柏型木”。而這,已經是中科院科研人員第二次以白志君姓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

面對特殊人才,陽泉礦區組織部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工作,2019年白志君調入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屬的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專職從事他所熱愛的古生物化石探索和保護工作。

白志君告訴記者,礦區水泉溝化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李四光在水泉溝對40余件 科化石的描述﹔何錫粼、范炳恆等對水泉溝125種腕足動物的描述,命名的8個腕足類國際新種﹔中科院南古所在水泉溝發現並國際命名的混合陽泉木,水泉溝北部發現並獲得國際命名的白氏原始柏型木﹔中國首次發現的瓣齒鯊化石在水泉溝亦有分布……

如今,礦區水泉溝的化石群吸引著省內外的青少年研學團體和旅游團體,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化石旅游打卡地,正在籌劃建設的李四光化石(地質)博物館及公園,也將為科普領域以及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記者蘇曉晨)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