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魯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

3月24日,記者在位於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化工園區北坪污水處理廠項目現場看到,塔吊飛轉,數十名建設者正在進行結構施工。北坪污水處理廠作為化工園區認定的十項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之一,項目共24個單體建筑物,設計規模為3.0萬m³/d,設備處理能力為1.5萬m³/d。自去年9月建設以來,9個單體主體結構已經完工。
化工園區牽引著工業經濟的轉型發展。今年以來,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化工園區認定目標,科學謀劃轉型發展之路,園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掀起新熱潮。該區管委會副主任趙牧向記者介紹,綜合樓、生活污水處理站、應急池、污水池等一些重要配套基礎設施全部完工,本月底部分設備開始進場。其余單體建筑物也即將完工,6月初所有設備進行調試運行。
在距離污水處理廠項目不遠的危化品停車場,綜合樓主體工程和附屬工程即將完工,多台壓路機、運輸車往來穿梭,新建的停車場地面初見雛形,工人們正進行室外雨水管網開挖安裝、地面硬化等工作。工程竣工后,這裡將設置危化品停車位91個,完全能滿足周邊危化品車輛停車需求。
近年來,平魯區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規劃建成北坪循環經濟園區、朝陽新材料工業園區、新能源科技產業園區在內的“一區三園”發展架構,積極引進了三一集團、北新建材、海泰新能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探索出一條“延伸煤炭、抓住光伏、優化風電、盯住氫能”的產業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但受制於園區基礎條件薄弱承載限制,一些大型煤化工項目落地存在困難和制約,當前全區上下正以時不我待的狀態沖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現在,封閉化管理系統、立體化防控平台、7000立方米事故應急池、實訓基地等工程項目將完成建設。最難的3項工程,我們實行專班調度,制定工作清單,對標對表穩步推進,力爭早日實現園區認定。”趙牧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 (任永亮 符燁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