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要闻

续写国产科幻电影的新篇章(时代气象·文艺表现(11))

任姗姗
2020年09月10日06: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为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图为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海报

  下一部《流浪地球》在哪里?

  自从电影《流浪地球》这一2019年中国影坛的现象之作“横空出世”,科幻便成了国内影视界炙手可热的题材。电视剧版《三体》发布概念海报、电影《流浪地球2》进入筹备期,以及媒体上不时见到的科幻文学影视化的消息,不断刷新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

  前不久,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发布《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项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科幻十条”的出台,对于科幻电影的创作生产乃至电影产业的发展都是重大利好。随着扶持政策和细则的落地,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将迎来重要机遇期。

  科幻电影被认为是电影艺术、技术和商业的极致结合,也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创作生产水平的标尺。《流浪地球》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幻电影具备担纲电影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的条件,也昭示了在当下扶持发展科幻电影的重要意义。

  宏观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位居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让国产科幻电影拥有宏大的叙事格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奠定了这类影片被创作被接受的文化心理。当前,科技创新对我国意义重大,一个民族持续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科技文化的兴盛。科技为科幻创作提供现实土壤,科幻为科技发展开启想象空间,反过来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从激发科技想象力、培养科技人才的长远角度,到科技强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以及人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科幻电影的价值已经不仅仅事关电影产业。

  再者,不断夯实的“中国科幻”土壤,是科幻电影不断汲取养分的源泉。自刘慈欣2015年获世界级科幻大奖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以来,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家和科幻文学走近大众、走向世界。近年来,不少中国科幻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让世界听见了中国科幻的声音,为科幻IP的再开发提供资源,也奠定了中国科幻片“走出去”的观众基础。随着科幻文学的勃兴,科幻文化的热度也在攀升。中国科幻大会自2016年开始举办,吸引了中外科幻领域各种群体。关于科幻文学的研究、出版以及科幻产业研究,也是方兴未艾。

  当然,科幻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文学和想象力,更取决于电影的制作能力。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不断进步,在一些设备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青岛“东方影都”、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其制作平台和设备已经在《中国机长》《流浪地球》《寻龙诀》等国产大片中得以应用。但产生更多叫好又叫座科幻电影的“家底”依然不够厚实,比如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比如国产高精尖电影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比如科学顾问机制,等等。“科幻十条”列举的若干方面,正是国产科幻电影需要持续发力的方向。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科幻”对中国风格的追求,让打造中国故事的科幻宇宙成为一种自觉。创作者正在形成共识,只有源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情感、生长在我们自己土地上的人物和故事,才能真正与广大观众共情。近年获得国内外重要科幻奖项的作品,也逐渐把视角投向重大现实命题,涉及科学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变迁、人与宇宙的深层关系等。尽管科幻作品打造的是那些星云闪烁、宇宙交响的想象图景,但依然蕴藏着深切的现实关怀和深厚的文化观念,依然能够拥有现实主义作品所传达的正义、勇敢、责任、牺牲等价值理念,能够借助科幻把中国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深入人心。有评论家认为,中国科幻创作者不必总想着“赶超”,而应该踏着坚定步伐,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幻之路。

  国产科幻电影的新篇章如何续写,期待的新浪潮何时到来?依照“科幻十条”的路线图,抓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着力补短板、练内功,扎扎实实聚焦创作,它就在不远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0日 20 版)
(责编:张婷婷、常慧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