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委宣传部:红色文化品牌加持优质人才培育

盐湖区举办“我眼里的盐湖”首批大学生暑期研学游活动,组织100名大学生参观党群服务中心、烈士陵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企业等9个红色资源和国情特色资源基地;
河津市利用暑假大学生返乡时机,组织西安交通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等21所高校的30余名河津籍大学生回到家乡,在革命老区赵家庄街道新兴村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活动;
临猗县对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师生开展研学活动,已与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
深化市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运城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与省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对接,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组,联合市文旅局、教育局等部门及13个县(市、区)研究部署,发挥运城市红色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的红色文化品牌,为培育优质人才资源加持助力。
盘点资源,摸清底牌。
运城拥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160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共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5家,共计83处,涵盖了党在运城领导的革命斗争、建设的各个时期历史。在摸清底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以打造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为抓手深化市校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规划先行,突出重点。
立足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运城市委宣传部着力构建教育教化、实践养成等“五大体系”,推进传统文化高素质人才培育工程等“十大工程”。其中,聚焦研学旅游,依托运城丰富的文化研学资源,面向青年学生,规划研发了小学版、中学版的课程体系,命名58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设计开发了以弘扬关公文化的“关小二”卡通动漫形象、旅游手账、手绘地图等,初步形成了涵盖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两大主题,融合研学旅行、非遗技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系列研学旅行产品。
特别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系统梳理230处革命遗址遗迹,确定15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推出6条红色研学线路,编撰《河东红色故事》三册80万字,深挖红色富矿,擦亮红色标识。分学段编写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从市委层面研究制定针对青少年的专项方案,开展师生“双百双讲”活动,积极构建“课程+读本+基地+宣讲+活动”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涵养初心,打好底色,坚定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紧贴需求,无缝对接。
下一步,运城市委宣传部将成立工作专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结合文旅、教育等部门工作实际,建立重点工作清单,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紧贴高校需求,立足运城特色,精心设计研学线路、开发研学产品,实现优质人才资源与运城特色文化资源无缝对接、全面融合;聚焦展示运城形象,高质高效为来运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凝聚更多优秀人才资源积聚运城,推动运城黄河根祖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虞舜德孝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各类优秀文化资源全面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高质量转型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人才支撑。(杨红义、张晓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