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要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和美乡村气象新

——乡宁县扎实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25日08:55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一场大雪不期而至,为乡宁县台头镇峰岭景区增添了几分妖娆,红墙灰瓦的南山寺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诗意盎然意境悠远。12月15日,来景区拍雪景的游客络绎不绝,为这自然美景又平添了几分情致。  

天气虽然寒冷,但游人们在景区所在地嘉和村村民张京胜的民宿饭店,喝上一碗羊汤、品尝烤羊腿烤羊排,全身立马就畅快暖和了。张京胜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我们这里一年四季景致不同,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啦。”

近年来,乡宁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久久为功抓资金投入、抓环境改造、抓基础建设、抓产业发展、抓基层治理、抓巩固提升,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2022年,全县1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达到66.9%,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37.6%。

乡村清洁乡风文明

颜值气质内外兼修

曾经的台头镇因为路上拉煤车多,街面特别脏,村民的院子里也经常是黑灰色,当地人这样调侃道:“黑煤堆里走一圈,白鞋镶了黑花边”。  

如今,这里街道整洁,垃圾桶整齐摆放,村道两旁绿树成荫,村民庭院错落有致。嘉和村的墙绘火车头成为游人们必选的拍照景点,昔日的采煤沉陷区神角村有了西红柿、茄子、辣椒等有机果菜大棚,曾经的“龙须沟”东沟村桃红柳绿换了新颜。

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整治、村容户貌提升、增绿添彩、文明创建等“六大行动”,以及全域打造“美丽庭院”等举措,让乡宁的乡村彻底告别脏乱差,颜值气质完美提升。2022年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清新优美的环境让生活其中的人们越发热爱自己的家园,也让文明乡风成为大家追求的新时尚。家门口挂着家风家训,村里头张贴着“党员先锋模范榜”“好人榜”,每年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好儿媳”,让身边的平凡好人走上领奖台,在乡宁的每个村落都成为现实。

“说文明,道民风,清廉家风第一宗,勤俭持家都做到,家家祥和万事兴……”今年9月,乡宁县选送的《龙鼻人民说乡风》代表我省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朗朗上口的快板书,让观众听得过瘾、直呼精彩。

2019年以来,乡宁县累计投入有效衔接资金12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好”农村公路等方面累计投入近10亿元,推动农业快发展、农村焕新颜、农民得实惠,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县域样板。

蓬勃发展的乡村让外面打工的人们纷纷选择回乡发展。管头镇东团村网格员田苗是山东人,早年和丈夫在北京打工相识相爱,2009年结婚后回到丈夫的老家乡宁定居,“刚结婚的时候感觉这里没有我们家乡好,这几年乡宁变化特别大,村里也有产业了,现在大家取暖做饭都是天然气,干净又方便,政府给一户补贴1500元,现在我越来越爱乡宁了。”

田苗家的壁挂取暖炉可以智能操控,回家前两小时在手机上操作一下,一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暖意。她儿子的小名叫“扎根”,她说:“这个名字就表明我和爱人要扎根乡宁这片美丽的土地了。”

产业兴旺收入增加

农民生活节节攀升

“真想不到我们村还能养鱼,还是高密度养鱼,还是台湾专家指导养的。”  

昌宁镇龙鼻村村民的诸多“想不到”都在家门口的“赛德克”智慧农场变成了现实。农场专家王长富来自台湾,是一名动物福利饲养倡导者,负责农场里鸡、鱼的饲养和销售,“我们这里的鸡每天要听音乐,盆栽草莓与高密度养鱼‘鱼果共生’,养鱼产生的废水通过滴灌管道滋养草莓。”

兰春爱是龙鼻村村民,她专门负责农场鱼的管理,“现在我一个月能挣3800元,等明年成为技术员后,工资会涨到5000元。”

龙鼻村作为“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单位”、山西美丽休闲农村,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今年还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乡宁县,“千万工程”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更是振兴乡村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小康行动。

位于关王庙乡的云丘山不仅有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万年冰洞、让人流连忘返的康家坪民宿、传承千年的民俗表演,今年9月还新添了投资2617万元的亲子度假小镇萌宠乐园。云丘山村与云丘山景区通过“农旅融合”“村企联建”引领乡村振兴,乐园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00余人,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预计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

管头镇东团村现已打造3000亩规模的有机油料基地,成立东科农业专业合作社,让群众“附”在产业链、“富”在产业链。长镇村村民加灵秀全年在合作社打工,“我以前就是家庭妇女,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枣岭乡驮涧村借助湖水养鸭,引水上山养鱼,利用“肥水”种粮,建设大棚种菜,种植优质梨果,带动群众增收总额超过1000万元。西坡镇的花椒产业带富了村民,赵院村村民岳会峰得过“花椒状元奖”,对自己忙碌充实的生活非常满意。

立足各类产业基础,乡宁县科学布局四条产业带,带动县域农业产业特优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聚焦有机旱作、功能康养等类型,遴选打造了万福特有机小麦、琪尔康翅果、戎子酒庄康养示范园等“特”“优”示范基地,入选“晋品”“圳品”“临汾优选”农产品13家,双鹤乡红凹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全域创建示范样板

城乡融合更加深入

“我们村2014年就开始集中供暖了,现在供暖不掏钱、吃水不要钱,70岁以上老人每天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吃两顿饭,还有健身房、老年活动中心,大家都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啊。”西坡镇赵院村村民岳武堂是乡宁县赵院福贫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帮助村民收购和销售花椒、核桃,今年收了1.8万斤,在市面上一斤卖17元或者18元,通过合作社能卖21元。”

2022年,乡宁县拿出7500万元打造25个县级示范村,台头镇台头村就是其中的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网格员肖莉莉介绍,村民的手机小程序里藏着“数字乡村”这个方便生活的密码,从村务公开、便民服务到村里治安,从看大戏到“随手拍”,各种资源数据一应俱全,多样服务应有尽有。今年乡宁县又投入1.8亿元打造60个县级示范村,计划利用3年—5年的时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示范创建全覆盖。

如今,乡宁县中和文化节、云丘山越野赛、戎子半程马拉松、峰岭烧烤节等农文旅产业新名片备受人们追捧,带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乡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也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管头镇樊家坪村是乡村振兴示范村,位于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都比较发达,村集体经营收入70多万元。虽然户籍人口只有1736人,但外来人口却有2100人。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权介绍,村里有5个总网格、48个微网格,网格员身兼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矛调员、协管员、安全员6个职位,村民有事随时能找网格员,聊一聊家长里短、谈一谈是非曲直、说一说事情原委,买房租房的信息就掌握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就化解了,孩子上学入托的难事愁事就解决了。

乡宁县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县、乡(镇)、村(社)、组(小区)、微五级网格贯通,农业、水利、社保等50个行业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建、地域、人员、事务、信息”五张网堆叠融合、形成整体,服务管理不漏一人、大事小事不出网格。

目前,乡宁县全县行政村实现“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浴室、户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五个全覆盖”,建成113个日间照料中心,为2000余名农村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伙食补助;104个公共浴室为农村群众提供便利;垃圾收集处理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规范化运行;93个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全部完工投用;户厕累计改造提升2万余个,覆盖率超92%,3063户“美丽庭院”处处是景。有条件的村正在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七个全覆盖”。

乡宁县委书记杨建军表示,将继续认真学习践行、持续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质变,推动乡宁县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倾力打造乡村振兴县域样板,早日建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共同繁荣,让乡宁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记者王秀娟)

(责编:张婷婷、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