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商平台作用 助力太原打造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如何推动大型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太原古县城落地,增加古县城人气和文化气息?”
“如何完善北齐壁画博物馆周边配套,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
……
雪润龙城,清光熠熠。12月28日,“锦绣太原城·晋阳文化旅游协商平台”召开第八次协商会议。
从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到太原古县城,山西省太原市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实地考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他们不光有着“一眼看千年”的热忱,同时也承担着助力太原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责任使命。
问诊把脉 深调研沉一线
寒冬时节,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太原植物园,如同湖边镶嵌的三颗“露珠”。步入展览温室内,25℃的室温,让人从冬天“闯入”夏天,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1000多种植物生机勃勃,成为冬季里人们的好去处。
自2020年底开园的太原植物园,已成为越来越多省内外游客的打卡目的地。今年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日均吸引游客2万余人。
旅游市场火热的背后,考验的是管理体制机制是否顺畅,配套设施服务是否完善,文旅资源整合是否到位。晋源和西山是古晋阳所在地,人杰地灵,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富集,但是由于景区景点多部门管理,作为太原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域的功能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6月,太原市政协牵头成立“锦绣太原城·晋阳文化旅游协商平台”。平台实行召集人轮值制度,每次确定3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常态化协商活动,推动相关部门、各景区共同规划文旅资源开发,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策划全域旅游营销,共同举办特色文旅活动,深入挖掘晋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推动晋阳文化旅游区建设。
2023年4月14日,太原市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太原植物园调研。王志强 摄
11月29日,太原市委召开第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六地”发展定位,强调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11月30日,太原市政协组织召开“锦绣太原城·晋阳文化旅游协商平台”第七次协商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晋阳文化旅游区建设”开展协商。
会前,太原市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赤桥村民宿产业发展及稻田公园建设情况。会上,听取晋源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情况、稻田公园有关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大家就稻田公园等景区提出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作交流互动。会议还就第六次协商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反馈。
创新形式 建平台履职责
北齐时代的生活场景,昔日晋阳城的无限精彩……日前,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走进这座建于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原址上的博物馆,一幅记录了北齐历史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相关数据显示,开馆后5天时间内,客流量破3000人次,每日预约量持续爆满。然而,周边配套不完善、观众停车难、公交站点尚未设置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将闲置土地硬化后建立临时停车场,开辟博物馆公交线路。”12月28日,“锦绣太原城·晋阳文化旅游协商平台”第八次协商会议现场,大家摆问题、想办法、破矛盾,政协委员们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为了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市政协主席操学诚还为任俊文、马立明等六名政协委员颁发了协商平台民主监督员聘书。
2023年12月28日,太原市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调研。王志强 摄
事实上,协商平台成立两年多来,已先后围绕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景区景点交通互联、开通通票、景区周边环境提升改造等开展深入协商。在此期间,平台始终坚持会前深入调研、充分收集意见;会上各方代表畅所欲言、政协委员提出建议、职能部门现场互动回应,共同协商解决办法;会后梳理意见建议、转化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组织委员开展协商式监督等模式,推动协商事项圆满解决。
谋势远行 聚共识办实事
走进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千年古祠——晋祠,看鱼沼飞梁,赏山西古建之美;漫步历史悠久、遗存丰富的钟楼街上,在古今交融中感受跨越时空的奇妙;驱车行驶在彩虹般的东、西山旅游公路,饱览沿途美景,呼吸来自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周末来到美丽乡村小店区刘家堡村,入住特色民宿,品非遗乡韵之际,回忆童年那故乡……如今的太原,线上圈粉无数,线下人气爆棚,带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作为聚焦晋阳文化旅游区建设,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商议事的平台,协商平台坚持问题导向,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围绕协商主题开展调研,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开放式联动调研、多层次深度协商、协商式专项视察,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形成整体效应,取得了四个层次的协商成果:
——协商成果转化为顶层设计。2020年以来,太原市政协聚焦以晋祠—天龙山5A景区创建为牵引,大力推动太原四山(天龙山、太山、龙山、蒙山)、两城(太原古县城、晋阳古城遗址公园)、一湖(晋阳湖)、一水(汾河)等景区整体规划、交通互联、业态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协商,积极推动晋阳文化旅游区建设。2023年11月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
——协商成果转化为政府工作实践。晋祠——天龙山5A景区创建、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等成为市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工作,支持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纳入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行动方案。
——协商成果转化为相关工作的重要推手。依托协商平台,实现景区、景点一卡通通票。助力太山、天龙山解决5G网络、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商解决太原植物园用水问题,日均供水量由1500立方米日提高到6500立方米左右。增加太原植物园、古县城、晋阳湖等公交站点,涉及更换站名线路共计11条。推动成立了晋祠天龙山创建5A景区公交工作专班,完成了公交停车场新建和改建、观光线路站台及候车廊等七项工程。
——协商成果跨区域转化。联合晋中、忻州、阳泉、吕梁山西中部四市政协,协同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旅游圈建设,发挥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
太原,这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厚重而不失华彩。在古韵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中,见证着政协组织持续协商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助力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