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日报看山西

金台观晋 | 2023年,山西法院判的那些大案要案……

2024年01月25日21:0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是映射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都牵动着人民群众感知社会治理效能的‘末梢神经’。”

“能动司法一小步,群众满意一大步!”

在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几位省人大代表在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由衷发出感慨。

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件案件里都感到司法公正!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是从一件件案件中获得的。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1月25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冯军向全省人大代表做的工作报告,提到了不少具体案件。

这些或者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或者是你我身边的典型“小案”。

回顾一下这些典型案件,看看2023年山西法院都做了什么?

代县大红才铁矿透水事故案:2021年6月10日,忻州市代县大红才矿业有限公司因违规开采导致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3名工人遇难。2023年6月2日,忻州市代县法院依据案件犯罪事实、行为性质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一审依法对陈果亮等16人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五年十一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孝义杜小军等违法盗采煤炭透水事故案:2021年12月15日,杜小军等人在孝义市西辛庄镇杜西沟村私自开“黑煤窑”违法盗采煤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经抢险救援,20名工人脱险,2人遇难。2023年6月2日,吕梁市孝义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依法对杜小军等11人以非法采矿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八年六个月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案涉其他被告人以非法采矿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判处三年三个月至一年七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山西是能源大省,守住安全底线至关重要。如何有效震慑不法行为,降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法院有作为。

在山西,代县大红才铁矿透水事故、孝义盗采煤炭两起事故影响巨大,有的是违规生产,有的背后还隐藏着渎职、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因此,必须用雷霆手段坚决刹住这股风气,筑牢山西安全生产底线。

过去一年,山西法院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从严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严厉惩治非法采矿罪109件,审结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犯罪案件39件,强化安全生产司法保障。

2023年,山西法院依法判处内蒙古高院原党组书记、院长胡毅峰有期徒刑十四年。在反腐上,依法审判也毫不手软。过去一年,山西严惩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638件,其中被告人为中管干部的3人、省管干部的41人。

朔州市怀仁市尊屹陶瓷公司与峙峰山煤业公司股权纠纷案:2021年,峙峰山煤业公司与尊屹陶瓷公司因股权增资发生纠纷诉至法院,经一、二审法院审理,判决尊吃陶瓷公司退还時峰山煤业公司4347.2万元以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峙峰山煤业公司申请执行,尊吃陶瓷公司向省高院申请再审。高院经审查认为,尊屹陶瓷公司再审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若简单驳回其再审申请、强制执行,会使该公司陷入困境,甚至无法生产经营。为实质性化解纠纷,省高院主动作为,多次组织调解、充分释法明理,最终使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切实以能动司法、实质解纷,帮助民营企业摆脱困境。

茂胜集团破产重整案:山西茂胜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胜集团)是国家发改委2005年公布的第一批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之一,是介休市当地大型焦化企业。但茂胜集团由于资金链断裂,陷入巨额债务无法偿还的经营困境,被多家债权人起诉,公司债权人向晋中市介休法院申请对茂胜集团进行破产重整。介休法院受理案件后,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通过破产重整成功化解债务60多亿元,稳住1000多名职工就业,有效防范化解由此引发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风险。

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如何保障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关系着企业家的信心和民生就业。这不仅需要公正执法,还需要“能动司法”。

过去一年,山西法院着力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运用执行和解、“放水养鱼”等柔性执行方式,对920家企业暂缓使用强制措施,为企业释放资金24.23亿元、土地926.84亩、厂房4.92万平方米,帮扶302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该案是发生在吕梁市兴县境内的山西省首例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被告人白某某、任某某等为了年取非法利益,在兴县瓦塘镇王家山架设电线,用电锤、洋错、铁银等工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俗称“土龙骨”)约500斤,准备出售。经鉴定盗掘的“土龙骨”属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具有国家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吕梁市兴县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白某某、任某某等人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一年二个月。该案的审理,有效震慢了当地的盗掘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黄河流域文化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长治沁县法院运用“刑罚+修复”裁判模式,依法判令滥伐林木3500余株的白某某补植苗木、恢复林地,被告人实际补种7000余株,释放生态环境保护“谁违法、谁买单,谁破坏、谁修复”的强烈信号。

山西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也是文物文化大省。保护生态环境,山西法院不是一判了之,而是坚持教育、惩罚、恢复等多重手段并举。过去一年,山西法院建立多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加强宣传保护,严厉打击破坏黄河流域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等犯罪64件,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40人。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4750件。

小安申请民事侵权纠纷司法救助案:案件当事人小安(化名)的父母离婚,约定小安由其父亲抚养,小安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 1000元,至其18周岁止。父母离婚后,小安父亲因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每月还需支付治疗费用,生活难以维持。小安母亲离婚后未支付过抚养费,小安遂起诉至太原市迎泽区法院,请求其母亲支付抚养费,后迎泽区法院判决小安母亲来支付抚养费7万余元,但经过调查核实,小安母亲离婚后没有收入来源并无履行能力。为妥善解决小安实际困难,迎泽区法院依托当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协调妇联、检察院、社区等部门对小安进行救助,用有力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司法保护伞”。

涉充电桩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原告李某是被告物业公司业主,因物业公司拒绝盖章,无法在自家车位上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遂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在自家车位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虽然是政策和法律都支持的绿色行为,但是案涉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共计57个,大多为经济适用房和回迁房,住户大约3万多户,小区的住户体量大、电力设施存在风险,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需求不是个例,矛盾突出。承办法官积极做好物业公司的释法明理工作,协调物业在公共区域为业主解决充电难的问题,25天后业主主动撤诉。

案件审结后,综改示范区法院向物业公司发出“完善物业管理职责的履行,在符合相关政策和办理条件的情况下,为充电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积极配合政府及法院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此类纠纷诉前联调工作,推动源头治理”的司法建议。物业公司制定完善充电桩安装方案并提请集团公司审批,拟在57个住宅项目推广实施;6月1日,《山西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在山西全省实施,新能源车主在自有停车位安装充电桩,按一般电气设备安装管理,可不办理项目备案。该案件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据介绍,是山西唯一入选的案件,也是多年来山西第一次有案件获得该项称号。

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办好老百姓身边常见的小事小案,关系着群众对司法的认知,也检验着司法的温度。

从个案审判到通过司法建议完善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山西法院持续行动。过去一年,山西法院妥善审理涉及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社会保障等各类民生案件39107件。审理抚养权、收养权等涉及未成年人家事案件3192件。

期待,山西的法治环境越来越好!

“金台观晋”是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着力打造的新媒体品牌专栏。我们努力以人民日报的大格局观察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山西。

统 筹:何勇

本期策划:何勇

文 字:郑洋洋

鸣谢:部分图片资料来自山西高院

出 品: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 人民网山西频道

投稿邮箱:rmrbsxfs@163.com

(责编:麻潞、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