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梆子进高校 传统文化焕新彩
一板一眼、一行一止,未曾出声先动情——“要会用眼神,眼中有戏……”舞台上,学生们在戏曲演员的带领下,认真揣摩各自饰演的人物和所穿行头的名称,感受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基本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校园传承与发展,近日,由省委宣传部与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的“甄选三晋艺术精品 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山西省文艺精品走进省内各个高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剧目在我省高校轮番上演,包括舞剧《刘胡兰》、话剧《右玉》、晋剧《日昇昌票号》、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被戏曲点燃的校园,掀起了一阵戏曲传统文化魅力旋风。
由戏曲爱上历史,戏中人成为偶像
晋剧、上党梆子、蒲剧、北路梆子,一台台“好戏”在这里轮番上演,一曲曲韵味十足的戏曲回荡在礼堂……2023年11月23日晚,山西师范大学交流活动中心笑声不绝于耳,戏曲进校园的四大梆子名家正在这里表演,虏获了一群年轻观众的心。
“太棒了!经典大戏《四郎探母》把我带入了杨四郎闻母押粮征辽、盗令过关探母的情境中,如此精彩的剧目激发起我听戏、赏戏、学戏的兴趣。”山西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卫怡帆说,她小时候经常在村里看戏,长大后看戏的机会渐渐少了,如今能够近距离欣赏到戏曲名家们的表演令她兴奋不已。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年轻群体的培养。如此精彩的活动应该经常举办,从经典片段开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循序渐进,引导其接受和学习更多戏曲方面的知识。”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李志勇对这次活动赞赏有加。
演出现场,山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赵振凯扮上了花脸,缓缓登上舞台,标准的动作赢得满堂彩。“学习传统戏曲、在脸上画上不同图案和颜色很有趣!”为了能够完全理解角色,赵振凯在课余时间也看了许多戏曲演出的视频,一遍遍地模仿练习。“演包公,我就好奇包公生活的时代是怎么样的,然后就去找历史书看,渐渐地就喜欢上了看历史类图书。”他告诉记者,在他爱上传统戏曲的这一年多里,“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变法”“杯酒释兵权”“四郎探母”等历史故事他铭记于心,潜移默化中,也将戏曲中的正面人物作为了自己的偶像。
在巡演现场采访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被传统戏曲的唱腔和绝活深深吸引,而且被戏曲中的人物故事深深震撼,精忠报国的岳飞、保家卫国的穆桂英、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在戏曲名家的演绎下,也走进了大学生们的内心。
“戏曲艺术源远流长,特别是经典剧目,都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核心,我觉得让年轻人接触戏曲艺术,对于他们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才是有积极作用的。”山西师范大学教师王立靖说,戏曲文化正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性和氛围感,撬动年轻人的心
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目前依旧有38个剧种活跃在舞台上,剧种数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戏曲大省。而在山西戏曲剧种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四大梆子。此次活动,邀请到山西四大梆子名家——晋剧表演艺术家苗洁、孙红丽、王春海,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杨仲义,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陈素琴,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贾菊兰,上党梆子演员李雅娟等,让高校师生们领略了山西传统戏曲的魅力,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三晋文化的独特韵味。
“右手叉腰,丁字步,左手空心拳……”中北大学校园内,年轻的戏剧演员李雅娟表演的上党梆子《走出大山》,情感充沛、细腻生动,让师生们感受了梆子艺术的魅力。在演出后,戏曲演员们和高校师生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互动式导赏,在他们手把手的教学下,不一会儿4位“戏曲小白”就把四大梆子经典动作水袖有模有样地“推”了出来。
除了精彩的戏曲表演和体验,此次活动的又一大亮点是在演出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与广大青年面对面进行戏曲公开课。戏曲表演艺术家们轮番上场,给大家讲述了山西戏曲的历史演变、艺术特色、行当分类、四功五法等知识,并现场教授戏曲功法:翎子、马鞭、手绢、水袖等戏曲技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些技巧看着简单,做起来是真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通过这样的活动,师生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在高校举行,为师生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熏陶。”中北大学青年教师张文同说。
通过“讲”“演”“教”“展览”“互动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四大梆子高校巡演让戏曲从走进校园这个场域,到成为一个个生动、立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行动,撬动年轻人的心。
双向奔赴,让美育更“美遇”
自2018年起,省委宣传部开展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经过多年培育,学校、剧团、学生之间一个个“双向奔赴”的场景,展示出中华美育之花在山西高校的绽放之姿。
“我们抢到好戏了!”此次巡演中,从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口中蹦出的这一个个“抢”字,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戏曲火爆校园的喜人景象。学校“抢”戏,学生“抢”票。中北大学的苗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文化氛围浓郁,每次传统戏曲演出,都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热潮,这次演出票刚放出,半个小时便一抢而光。
“打开”校园,吸引和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进校园,“复活”藏在青年学子们骨子里的“东方审美”,效果显著。山西师范大学艺术指导老师张彩平欣慰地说:“近年来,随着高雅艺术不断走进大学校园,学校里的艺术氛围以及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态度,发生着巨大变化。过去高雅艺术来了学校,需要组织学生观看,现在是孩子们主动报名,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毫无了解到真心热爱。”
在观看戏曲过程中,青年学子们除了用相机和手机定格下古老戏曲与青春生命的激情碰撞,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成为印刻在他们心里的一段闪亮记忆——
“我是学建筑的,建筑是有情感的,戏曲也是,它们之间有共通处。”坐在第一排的山西师范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张卓鑫同学有感而发。
“一个传统女子何以突破封建枷锁,做出超越自身的英勇举动?我想,正是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激励了她,重新唤起了她尘封已久的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渴望,使她生发出保卫家国的宏伟志向和对抗侵略的顽强意志,使她成功地升华了精神、丰富了灵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仰,以及冲破束缚的勇气,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广阔和丰厚。”在观看完蒲剧《中条山上党旗红》后,大二学生王子言记录下自己被激荡的情感。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青年与戏曲的一场场“美遇”,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让广大师生在欣赏经典好戏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青春力量。(记者王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