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新春走基层 | 小元宵“闹”热大市场

2024年02月22日09:05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这几天,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福元的晋祠桂花元宵店内,顾客络绎不绝。

“现在已经进入售卖元宵的高峰期了,我们每天从早上5点多干到半夜1点,一天大概能卖5、6万颗元宵。”韩福园介绍起来滔滔不绝,“一泡、二淘、三晾、碾米、炒作、做馅、滚制……一颗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晋祠桂花元宵起源于汉代,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一直传承至今,2023年12月被评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将至,前来购买元宵的顾客络绎不绝。崔莉霞摄

晋祠桂花元宵,馅料是“灵魂”。传统晋祠桂花元宵的馅料需要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后,再把糖稀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炒制完成后放入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切块。

元宵工坊内,7台电动滚筒轰鸣作响,圆滚滚的元宵伴着江米粉一起飞舞——蘸一遍水滚一次,一颗正方体的馅料要经过六蘸六滚,方可形成瓷实的圆球形。如此滚制出的元宵,无论煮或者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

除了传统的桂花玫瑰口味外,今年,店内还推出沙棘口味、无蔗糖口味和黑芝麻口味。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包装。崔莉霞摄

来自太钢的两位女士专程结伴来买元宵,商量着买什么口味合适,“还是买桂花的吧,传统口味,软糯香甜。”“是呢,来老字号,要的就是这个老味道。”

“我再来一袋沙棘的。”高女士刚买了8袋元宵,又折返回来,冲着窗口喊道。“想起来忘买沙棘味的,酸酸甜甜也挺好吃的。”

凭借着50年元宵制作经验,到韩福元店里买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同时,韩福元也把制作手艺传给了儿子韩伟,志在把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把晋祠桂花元宵的品牌叫响。

“我们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除了超市外,还开通抖音团购,很多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客户也会订购,每天发货约300多件。”韩伟说,这两天因为强降雪天气物流受到影响,但总体销量还不错,相信很快就能恢复,让大家伙儿都能尝到这口地道味儿。

晋祠桂花元宵迎来热销期。崔莉霞摄

韩福元的元宵工坊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加入到元宵制作中来,每逢节日,街上滚元宵的人一家挨着一家,买元宵的市民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在202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的“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二楼的非遗生产作坊内,师傅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赶制元宵。

“我们依托传习中心,会生产一些晋祠大米的衍生产品,除了米糕、米酒、米油、米醋外,现在主要就是晋祠桂花元宵。”晋源区非遗协会会长郭志文介绍,“传习中心地处晋祠周边,假期不少来晋祠的游客,都会进来购买一些晋祠元宵作为伴手礼带回去。”

王郭村的三晋英姐开发出什锦口味,今年一经推出便深受青睐。纯手工制作的元宵馅料经过精心配比炒制而成,传承晋祠元宵千年古法工艺,制法精良、用料讲究、口味独特,尤其是添加了土蜂蜜和核桃仁,馅料更加软糯香甜,煮熟后外皮筋道不破损,一口咬下流“金沙”,顾客们赞不绝口。

元宵“滚”起来,产业火起来,口袋鼓起来,晋祠桂花元宵不仅成为舌尖上的美味,也带着村民走上“富裕路”。(麻潞、杨润德)

(责编:麻潞、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