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国际国内

古韵今风醉洛阳

——河南洛阳新文旅产业发展观察(下)

2024年04月09日15:10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若论天下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十三朝古都、5000年历史,是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荣光。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约1200年前,白居易曾作诗《五凤楼晚望》盛赞洛阳美景。诗中始建于隋的五凤楼,如今是洛阳地标性建筑应天门;白居易俯瞰过的洛阳城,已是一座现代化都市。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里,“科技+创意”提升游客的交互感、代入感。人民网记者 麻潞摄

2019年9月,作为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洛阳按“一址一策”原则,系统性复原展示隋唐洛阳城建筑的其中一项。为给更多游客带来多元化的沉浸式视听体验,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还在“一门三道”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超清投影数字化技术手段,逼真再现各类隋唐繁盛场景。

现在,借助一系列标志性保护展示工程,多处遗址再现千年前盛唐气象,成为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和文化新地标。

打开洛阳市博物馆布局地图,一座座“文化宝库”浮现在眼前。707万常住人口、102座博物馆,平均每7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不可移动文物9000多处,丰厚的历史文化家底,成为洛阳叫响“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底气。

面对逐渐年轻化的游客群体,洛阳各博物馆借助各种颠覆性创意,推出各类“脑洞大开”的产品、服务,推动文物资源与生产生活相融合,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麻潞摄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综合数字化互动体验厅,巨大的影像扑面而来。在用近40台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里,游客可以感受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王国征战的恢弘气势,还可以一睹“最早紫禁城”的严谨规制、王室仪典的气派不凡,仿佛真正走进了“赫赫夏都”。

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游客带上“智能导览眼镜”,便可“唤醒”博物馆中的藏品和场景,进入视觉特效打造的元宇宙空间,一日看遍千里通波的隋唐大运河。

“脑洞大开”的新玩法也赢得多方点赞——由洛阳市文物局、博物馆和第三方研学机构联手打造了全国首个历史人文类博物馆“夜宿”项目《博物馆奇妙夜》,用“沉浸式戏剧+研学+剧本推理”体验,为游客打开了十三朝古都的城市文化魔盒,深受Z世代青年的青睐。

4月10日起,洛阳古墓博物馆将开启《博物馆奇妙游——北邙千秋》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以线上小程序和线下交互完成剧情的形式,让游客在展厅内一步步追踪真相,进一步了解博物馆所展示的历史和相关人物。

游客穿着汉服逛博物馆。人民网 侯琳琳摄

“好戏连台”。4月12日、13日晚,《神秘客·洛小文夜探洛阳博物馆》将在洛阳博物馆上演,为游客送上“博物馆夜游”的惊喜。

《神秘客·洛小文夜探洛阳博物馆》是一场在洛阳博物馆举行的大型沉浸式讲解活动,活动以洛阳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利用创新的沉浸式讲解、场景式复原演绎、NPC互动等形式,把文物活化,让历史重现。活动包含洛阳博物馆5大展厅讲解、7个沉浸式历史剧场,带领观众从300万年前开始,走进洛阳上下5000年。

……

事实上,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登场了!洛阳》《风起洛阳》,从“汉服+文旅”再到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掀起的“博物馆热”……在洛阳,不但让遗址文物“活”了过来,更让传统文化“潮”了起来。各类“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演艺”“博物馆+研学”等定制化服务丰富多彩,在带动消费升级的同时,也让游客吸纳文博知识,有体验感、参与感和收获感。

洛阳市多家博物馆馆长表示,频频“出圈”的博物馆是文化元素、大众需求和时尚潮流的结合,博物馆将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推出更多高质量的互动活动、文创产品和展览展陈,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据统计,2023年,共有超过1.3亿人次游客奔赴洛阳,大遗址公园、各类博物馆、天街研学营等成为热门目的地……如今在洛阳,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和谐共生。

(责编:麻潞、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