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专业设置 办好职业教育
“通过三年时间,推进职业学校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新发展、新需求的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化、数智化、品牌化的专业(群)……”近日,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对我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进行优化调整。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职业教育不断增强适应性,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迸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当前,职业教育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凭借扎实的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备受青睐。
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一拥而上”,要不断强化对专业设置与建设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学校专业调整优化机制,研制提出全面持续优化专业方案,充分考虑专业布局,坚持“瘦身”与“强身”相结合,坚持评估监测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打造特色化、数智化、品牌化专业。要加快改革课程体系,采用“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并推行学分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要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设置专业。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办好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做好专业调整。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紧密对接社会和市场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化,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学校发展现状进行专业调整,要拿出具体举措,引导、鼓励紧缺急需领域专业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建设各行业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及时反映当地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度变化情况,为专业调整提供参考,推动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布局相匹配。
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专业创新升级。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传统、老旧、单一等问题,要紧跟数字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专业设置向服务智能制造等方向转型升级,及时设置新兴专业、紧缺专业,拓展新的专业方向,促进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王立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