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日报看山西

金台观晋 | 山西一季度GDP减速背后亮点不少,转型发展正在加速

人民网记者 赵芳
2024年05月10日21:54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5月6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公布2024年一季度山西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39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

客观看,1.2%的经济增速不理想

实事求是地说,单从数字看,1.2%不理想,各省市自治区垫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山西一季度GDP总量54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4亿元,是唯一总量减少的省份。

2023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0%。

从5.0%到1.2%,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客观来看,一季度的失速,主要原因来自煤炭产量的减少。

统计显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其中,占据山西工业增加值半壁河山的煤炭工业,下降2.8%。

疫情三年,山西煤炭产量以几乎每年亿吨的速度增产,在2023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3.78亿吨。由于安全生产压力巨大以及煤炭国际市场的变化,2024年山西省煤炭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山西煤炭产量要稳定在13亿吨左右,相较于2023年需减产7800万吨左右。

据省能源局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原煤产量已减少6000余万吨。而GDP的核算方式,煤炭增值率远远高于制造业,万元煤炭销售收入GDP是5000元,可以说煤炭减量对整体GDP影响较大。

主观来看,储备大项目较少,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大幅下滑基础上,增幅不高,也不排除一些地区干部不够作为的因素。

面对1.2%、全国垫底的增速,山西不少地方领导干部深感焦虑。

有压力正常,知耻而后勇。但要保持战略定力,切不可走单纯依赖煤炭价格、过度依赖煤炭产量的老路,要扭住发展非煤产业、做大制造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从长远讲,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过多倚重煤炭价格,是不可持续的。”

山西的决策者早就认识到,在“双碳”大背景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形成多元支撑的经济结构,是山西转型发展的不二选择。

一位省领导说,这种情况(煤炭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日益衰减)早晚要来,“来得早”比“来得晚”要好。这就倒逼我们,必须壮士扼腕,加大转型力度。

一位省直经济部门工作人员分析,近几年来,山西一直在努力转型,打破固有的产业特性,同时,又承担着能源保供任务。当下,保供任务的缩减,也为山西转型发展带来了“窗口期”。

辩证看,1.2%背后亮点不少

短期内GDP增速下滑,既要辩证看、全面看,也要发展地看。

与GDP增速显著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一季度“内功”又提升不少,除了煤炭产业产值下滑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新兴产业、制造业等体现转型发展的亮点频现。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势明显,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2.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6.3%和24.1%。

工业投资拉动明显。工业投资增长13.0%,拉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有效益投资增长加快。产业类投资增长12.9%,民生类投资增长7.5%,分别较1-2月加快0.4和3.9个百分点。

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8.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7.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7.3%。

此外,一季度,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4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增速居全国第3位。

一系列的数据体现了山西持续抓转型的成果。

山西不少干部感叹,“煤炭短期离不了,长期靠不住!”

早在2006年,山西就提出全面转型,以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初级化的问题,剔除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端,抚平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硬伤。 山西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007年,淘汰落后的GDP1000亿元,占2006年GDP总量的1/5。

无独有偶,2008年,广东实施“腾笼换鸟”计划,提出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 双转移” 战略。战略提出的当年即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同时出现。然而广东保持了罕见定力,坚持认为,政府不能去救“落后生产力”,“金融危机办到了政府想办但办不到的事”,后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不言而喻。

克服GDP焦虑症,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有转型发展的紧迫感

对于山西而言,面临煤炭当前的减产,甚至未来煤炭产量逐年减少,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项目准备和产业准备。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有转型发展慢不得机遇转瞬即逝的紧迫感,要有坐不起、等不起的危机感;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趋势,抓紧培育壮大符合山西实际的新的产业集群。

客观地说,山西错过了太多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山西新能源汽车起步很早,比亚迪和吉利新能源汽车很早就在山西布局,但在新能源车赛道,山西至今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链条;富士康在山西两座城市第一批布局,但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没有做成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的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对山西来说,要下定决心,一手抓好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用好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开发区、长板招商等有效抓手,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投资促进、招商引资质效。要围绕既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大数据、光电、光伏、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装备等14个新兴产业链条,认准的路子就要走下去,不反复,不折腾,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壮大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早日让其挑起工业经济的大梁。

GDP增速一时放缓,并不可怕。

山西正在跳出能源、资源依赖的“舒适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锚定正确的目标不放松,只要摒弃GDP焦虑,又有主动转型的魄力,还要有不甘落后的拼劲、持续发力的韧劲,山西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金台观晋”是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着力打造的新媒体品牌专栏。我们努力以人民日报的大格局观察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山西。

统筹:何勇

本期策划:何勇

文字:人民网山西频道记者 赵芳

出品: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 人民网山西频道

投稿邮箱:rmrbsxfs@163.com

(责编:麻潞、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