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让博物馆提供更多文化滋养
“讲得真好!”“成功吸引到我了。”“有机会一定去现场看看。”连日来,迎接“5·18”山西十大博物馆大联播活动备受关注。从山西博物院的三棱大尖状器到运城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从山西考古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石雕蚕蛹到晋国博物馆的西周叔虞方鼎……网友跟随直播镜头,了解藏品背后的文明密码,展现出对中华历史的浓厚兴趣。仅在国家文物局抖音账号上的首场直播,就有约170万人次观看。
随“博物馆热”而来的,是公众对展陈形式、传播内容和观展体验的更高要求。目前,山西各地文博单位正不断创新博物馆教育的呈现与表达,力求以更贴近公众的方式,让更多人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
精心策展 展现深厚文化底蕴
观众在山西博物院仔细端详“胡人吃饼骑驼俑”。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快看这个胡俑,他手里还拿着饼子在吃呢!”5月9日,在山西博物院的二楼展厅,特意避开“五一”高峰期前来参观的大学生陈佳林向同伴分享他的“发现”:一匹雄壮的骆驼昂首嘶鸣,驼峰间满载着丝绸锦帛的皮囊上,坐着一位头戴毡帽的小哥,他正悠闲地嚼着饼子,仿佛在说“真香”。
这个小哥是谁?他从何而来?又去往哪里?通过扫描文物下方的二维码,陈佳林得到了答案:他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贩卖着带来的金银器皿、宝石和香料,同时购买当地的丝绸和锦帛。他们在丝绸之路上匆匆赶路,随身携带的饼子就是他们的干粮。随着他们一同往来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中原与西域交织的绚丽文化……
实物呈现+辅陈解读+数字延伸,这是山西博物院经过三年改造升级后推出的展陈模式,展品二维码全覆盖,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馆内,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展出了由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构成的丰富内容。展出文物增至43492件、3431组,上新率达36%以上。
穿梭在山西博物院的展厅内,珍贵文物让人目不暇接。
“西侯度遗址不是距今180万年吗?这怎么写的是距今243万年呀,是不是写错了?”博物馆的“铁杆粉丝”参观后产生了疑问。
“这是我们这次新展陈的一个特点,据最新考古发现,西侯度遗址年代提早到距今243万年。不仅是西侯度,还有兴县碧村、绛县西吴壁、闻喜酒务头、河津固镇窑等重大考古都有新发现,子犯鬲、云冈佛头等海外回归文物也都在新陈列中有重点呈现。”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介绍。
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和阐释宣传,策划更多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精品展览,寻找契合文化、契合城市、契合大众的表达方式,是山西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秘诀所在。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从山西博物院“时空变调——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展”,到云冈石窟博物馆“金石不朽——圆明园与云冈文物寻护纪”展览,再到运城博物馆“方寸见河东”邮票邮品展,各具特色的展览迎接着每一位观众,让大家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数字赋能 让文物“触手可及”
借助VR设备,观众沉浸式参观壁画。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五一”假期年轻人纷纷出门旅游,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怎么办?社区想出了新主意——教居民上网逛博物馆。
“进入永乐宫的 VR画面,我们听着音乐就可以把永乐宫看了,想看哪里就可以点哪里。”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道桃园北路东社区主任薄震霄一边拖动屏幕画面,一边向在场的老人讲解。
永乐宫位于运城市芮城县,距离太原市约半天的车程,这里的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宝。五一前夕,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将通过数字手段采集制作的永乐宫VR全景视频挂到了官网首页,让公众在“指尖”也能目睹文物的真面目。
“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好好地学,好好地看,足不出户享受文物,享受文化,使自己的心灵更年轻点。”居民孙改卿说。
包括永乐宫在内,山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利用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VR等数字科技手段,山西精心打造了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查询、浏览、检索、鉴赏、互动等一站式服务。
鸮卣(xiāo yǒu),山西文博界的“大明星”,被很多网友戏称为古代版“愤怒的小鸟”。
如果没机会到现场“打卡”怎么办?打开微信小程序“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输入“鸮卣”,3D版的鸮卣跃然手机上,360度翻转,每一处线刻、纹饰都尽收眼底,关于它的介绍也一览无余:“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盛酒器。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如果觉得光看看不够过瘾,还能跟着文物保护工作者体验壁画修复。在“和我一起修文物”版块,跟随手机提示,使用专业工具,除尘、贴纸、注射、滚压、揭纸回贴、喷壶……“太原市徐显秀墓”中一处龟裂卷翘的壁画就完成了修复。
“一边玩儿一边学,这种方式很有趣。不仅能学习到文物修复的基本步骤,还能了解徐显秀墓的有关情况,让我非常期待一睹真容!”柳阳是文物爱好者,这几天已经预定了端午假期南京到太原的机票,计划实地探馆。
在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科技处处长张晶晶看来,利用先进技术和时代艺术语言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不仅让文物文博资源动起来、活起来,而且能使文物价值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流动展出 打造“行走的课堂”
小朋友在山西自然博物馆学习恐龙知识。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如今,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成为了很多人的“新宠”。5月1日至5日,山西自然博物馆日均客流量达1万人次,约是平日里的10倍。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连接科学、教育与社会公众的重要桥梁,怎样才能让它们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彰显科学之美?山西自然博物馆打造的“神秘地球”科普流动展览是手段之一。该展览将地球科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动植物学等相关知识融为一体,用模块化、轻量化、美观化的展览形式,向太原市城区及周边县区市的学校“免费送展上门”。
今年4月11日,该流动展览在阳泉市规划展览馆开展,向公众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化石标本,生动展现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物种,让市民群众探索地球与生命的奥秘。
“这是山西首次举办的成体系、大规模科普展览进校园活动,目前还在持续推进中,直接受益的学生及社会群众逾10万人。”山西自然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郭然说,“我们策划开展了一系列自然教育科普活动,就是要培养孩子们主动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在自然探索中快乐学习。”
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山西自然博物馆还将天文学、地质学、采矿学、测绘学、机械学等相关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为独具特色的科普课程——“地博科学社”。每周三下午,山西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将“地博科学社”课程带入太原市实验小学,为学生讲解自然科学、古生物、岩石矿物、生态环境和工程科技方面的知识,同时配合相应的手工制作和科学实验。
“我了解了是什么决定矿物的‘高矮胖瘦’,又是什么赋予矿物‘红橙黄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我知道了土壤的形成过程,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会情不自禁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大学校”里,公众可以增加见识、触发深思、涵养文化情怀。未来,期待博物馆能够继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满足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让三晋文化的魅力绽放得更加璀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