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山西晋城:着力打造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

武笑
2024年05月20日10:21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5月18日至19日,坐标湖南长沙。“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晋城行活动先后在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举行。会场里,推介晋城的宣传片一经播放,在场学子无不被秀美景色所吸引和震撼;在认真听完优渥的人才政策后,现场气氛如长沙的天气般热烈。

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山西第一方阵,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山西第一,人均GDP稳居山西第一……发展势头正劲的山西省晋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珍惜人才,正倾一城之力,依托“引凤兴晋”引才计划,打好“引、育、用、留、服”“组合拳”,发挥招才引智“强磁场”效应,吸引八方英才心向往之。如今,晋城引进各类人才8166名,市县两级在人才补贴、创业资助、平台奖励等方面的人才支持经费累计达5.29亿元。

5月18日,设置在湖南大学的山西特色产品展示现场,各展区人头攒动、气氛火热。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跨越山海 与一座城邂逅的热爱

“如果我在晋城工作,那我的妻子能否随迁过来?”“孩子的上学问题能够解决吗?……”

张鋆的话音刚落,晋城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魏媛便主动上前解答。

“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直系家属均可随迁;拔尖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入学。”……

得到满意答复的张鋆,认认真真将自己的信息填入晋城市教育系统2024年校园引才报名表。

君子取义,纵山高水长亦不惧其远。湖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张鋆,在班级群里看到晋城引才活动消息后,刚好在北京,连夜坐了16个小时火车赶到活动现场,上演了一幕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我是长治人,晋城和长治是邻居。这几年,我一直关注晋城,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是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城市。”和张鋆一样的一群人,正为了一座城的满满诚意而来。

5月18日,晋城市在湖南大学复临舍举办湖南大学专场宣介会。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天时间,在湘江岸畔,晋城45家企事业单位发布134个岗位354个引才需求,吸引2000多名学生参与,跟进洽谈十多个重点项目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

去年以来,晋城推进“引凤兴晋”引才计划,采取“1+2+N”市县联动、一体推进“结对进高校”模式,招才引才步履不止,常态化“走出去”举办“引凤兴晋·城就未来”“人到山西好风光”“企业家进校园”等人才宣介活动,各用人单位“组团式”赴北京、上海、武汉等19地、50所高校招才引智,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作战”,从“就地等才”到“上门请才”……一条引才路,从北向南,跨越千里;一群青年学子,从学校到一座城,双向奔赴。晋城求贤寻才的脚步不曾停歇,坚定不移地走出去,迎接对这片热土充满渴望和期待的青年学子们。

心安即家 与一座城同行的温暖

“晋城最吸引我的就是福利待遇,这座城市用满满诚意和切实举措打动了我。”4月24日,“人到山西好风光”复旦大学专场宣介活动现场,来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四学生杨雪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岗位深深吸引,本是湖南人的她决定来晋城工作。

“政府开设一个虚拟账户,让我们在校期间就可以先享受工资待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利好的人才政策。”湖南大学在读研二学生刘智刚走进双选会现场,就被“虚拟引才”的政策吸引。

晋城历山风景区。晋城市委组织部供图

让来晋工作毕业生拥有获得感,晋城的人才新政很给力。在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晋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辛艾艾都倾情介绍晋城构建的全方位、精细化人才服务体系——

政策上,以“人才新政20条”为主体,同步出台发放生活补贴和购(租)房补贴、设立“虚拟账户”、实行“一事一议”等办法;

住房上,各县(市、区)、开发区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团购等方式,满足人才安居需求;

医疗上,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服务;

教育上,解决好人才子女上学问题;

配偶安置上,积极为人才随迁配偶提供就业岗位,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全周期人才服务闭环……

突出十大特点,出台人才政策20条、配套实施办法20余项,人才支持奖励措施100余项……引凤来栖,更要留凤长栖。按照集成、精准、柔性、创新、浓缩原则,晋城贯穿引、育、用、留、服工作链条,用心施策、用情留才,厚植沃土,筑巢引凤。

晋城光机电产业。晋城市委组织部供图

对于大多数求职者而言,择业不单单是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更是要寻找一座可以共同成长的城市,与之共同进步,相互成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成磊,毕业后回到晋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晋城布局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关键时期,成立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光机电博士,成磊出任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成为晋城光机电行业的科研带头人。

“对接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国家级博士工作站,突破光机电领域关键技术……”丰厚的引才政策待遇和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让成磊在研究院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舞台,促进光机电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晋城盘活本土人才资源,为各类人才提供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目前,全市共有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晋城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吴洪兵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281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92家。

政治上给待遇,事业上给支持,生活上给保障……通过着力创优人才服务“三个环境”,进一步提升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的软实力,让“晋才”感受到了“晋城温度”。

精准匹配 与一座城共创的未来

身在北京301医院的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前,利用控制手柄发出各种动作指令;相隔710公里外的晋城市人民医院,“四只”机械臂灵活地根据其指令精准完成分离、切割、止血、缝合等动作……

5月17日,山西省首例由院士团队主刀的远程5G手术,在晋城市举办的2024年全国泌尿外科感染与炎症论坛上全程直播。在晋城,通过柔性引进高层次医学专家、签约“周末教授”等举措,与领先医疗资源高频次的互动交流,医疗资源更加灵活地调配和共享,更多患者有机会获得高水平专家的手术治疗。

5月17日,山西省首例由院士团队主刀的远程5G手术现场。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周末教授’的数量从42 名增加到了 百余名,涵盖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发达医疗地区的众多国内顶尖医疗机构。”晋城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刘蕊芝如是说。

面对面交流经验,手把手传授技能……5月8日,来自太原科技大学的闫献国教授,在山西利普利拓煤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在晋城,一批像闫献国这样的“能人”,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向生产一线汇聚,助力企业研发,激发创新活力。

从2020年以来,晋城市在山西率先出台中小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60名,涉及光机电、冶金铸造、陶瓷、化工、文旅、药业等20个行业,派驻服务企业150家。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目前已帮助企业申请专利20项,申报科技项目4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30余个,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0余个,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晋城市中小企业局王林兰介绍说。

一座北方小城,受区位因素、发展平台等因素所限,相比一线大城市,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很多现实困难。在晋城谋划确定“传统优势产业+煤层气、光机电、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5”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方向背景下,晋城的人才缺口也主要集中在以上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晋城煤层气产业。晋城市委组织部供图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求所为”原则,聚焦战略定位、产业体系,晋城探索“招商+引才”模式,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

采取顾问指导、“候鸟”服务、退休返聘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了一批晋城籍医疗专家、一批高水平教育团队、一批专业型央企高管、一批高校博士、一批“1+5”现代产业高端人才、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一批“双师型”高层次技能人才等“七个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同时,还运用项目引才、乡情聚才、以才荐才等方式,持续推动引才政策机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设立“虚拟账户”、“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实习实训项目等提前引才方式,搭建起在外大学生与家乡紧密联系的桥梁。

目前,晋城共柔性引进博士及副高以上人才 541 名;“人才服务月”500余名中医专家开展“中医夜市义诊活动”48场,服务群众数万人;338名各领域专家、高管发布科技成果216项,签约项目38个、签约总金额204.6亿元;2718名省内外高校在校大学生来晋实习实训……

晋城与人才双向奔赴,发展与梦想同频共振。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