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闻工作者乡村振兴系列采风活动
六月乡村·介休行 | 古村张壁,这样守护一方文脉
仲夏,山西介休。张壁古堡人流如织。去年,有超过35万名游客来到这里。
“不虚此行。”在山西大学读研的高阳同学被独特的古村风貌深深吸引,“开始只规划了一天的行程,游览后决定留宿一晚,看看古堡的夜。”
从沉睡已久的古村落,到4A级景区,张壁村“出圈”背后有哪些故事?
跑一场接力
“张壁古堡不仅地下有‘奇观’,地上也有许多民居、庙宇,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关帝庙……”
古堡南边,一队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正津津有味的参观。
“你们从哪里来?”
“从深圳过来的,专程来感受山西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很期待的一站。”
游客在张壁古堡游览参观。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张壁古堡距今有1600年,但开发的历史不过30年。
“过去哪有这么好!”回忆起往事,张壁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克辉感慨不已,“就说这庙,或是做了仓库,或是‘铁将军’把门,还有些眼看就要倒塌了。”
“古堡独特、神秘,这是多好的旅游资源。”张克辉叹了口气,“那时候是眼瞅着饭,却吃不到嘴。”
2009年,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动员下,张壁古堡被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认养,公司先后投入7亿元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
企业转型需要抓手,古堡发展需要资金,双方都从中受益。
介休市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郝燕飞介绍,介休目前共4个A级景区,有3个都是民营企业开发的。其中,绵山景区是山西省第三个、晋中市第一个5A级旅游景区,由原山西三佳集团自1995年开始开发,由此开启介休民营企业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先河。
守一方文脉
“刚到张壁时,不少村民希望翻盖房屋,改善居住条件,古民居变成红砖房,谁也不愿看到。”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路杨说,“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我们分两期在堡外建设了张壁新村,村民搬进了小二层、单元楼,古堡民居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张壁古堡可汗庙鼓楼。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守住古堡文脉,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是无形的文化。
今年83岁高龄的郑广根是介休纺织厂的退休职工。小时候,他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子中心的槐抱柳下,听大人们讲那些老辈子的事。
“俺张壁,不简单;南关帝,北二郎;一道石街贯南北,槐抱柳树在中间;东三西四七条巷,满村全是文物院;地上明堡古来奇,地下暗道更罕见……”退休前,镇里组织文艺汇演,郑广根见是个宣传旅游的机会,特意编了快板词,推介古堡文化。
2011年,古堡文化研究院在村里落成,专门聘任郑广根为研究员,有“一肚子好故事”的他,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那些散落在时光隧道里的古堡文化遗珍,被他一颗颗捡拾和串联起来。
几年后,一本专门介绍张壁古堡文化的书《郑说张壁》出版发行,那时的他已逾古稀。
除了写作,身体允许时,他还坚持给游客当向导。“只有带着客人走在古堡、讲着张壁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踏实,才觉得每天过得有意思”。
今年春节期间,张壁点灯、将军开堡门、马术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景区市场营销部经理黄康健说,“表演都是在古堡文化基础上打造的,我们的旅游品牌‘地道中国年’今年已经是第7届了,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遇一种生活
“来尝尝我们地道的酸枣!”46岁的武海洋打开一袋古堡酸枣一边吆喝,一边邀请游客品尝。
“怎么卖?”
“25元一袋,50元给您三袋。”
“味道不错,来三袋。”从天津来古堡游玩的一家三口爽快下单。“带回去让家人也尝尝。”
曾经,武海洋在外地打工,随着村里开发,脑子活络的他在景区开起了一间铺子,销售酸枣、杏仁粉、醋糕等古堡特产。
武海洋(左)和弟弟开起商铺。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销路怎么样?”记者问。
“货真价实,不愁卖。”武海洋笑着说,“过去村里种地的多,开店的少,这几年我也正儿八经学着做起生意了!”
更让他心里热乎的是,景区考察后,给产品统一贴上了张壁古堡商标,“消费者购买更安心了。”
除了线下销售,店里还常常接到外地回头客求购的电话。“你看,几个月就攒下了这么多快递单。”说着,武海洋举起厚厚一摞。
目前,景区里的商户经营者七成都是张壁村村民,借着开发旅游的东风,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增长至2万多元。
“村里的大学生报志愿时,有不少选择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看到更多年轻人投身古堡建设,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路杨欣慰地说。
光阴似流水。30年间,张壁古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古地道”,变成了年接待游客35万的4A级景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在古堡院落间探寻和感受千年文化的生生不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