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元!山西累计94家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太原向西50余公里的古交市屯兰街办木瓜会社区,但见一片绿树成荫的厂区——西山煤电古交发电厂。
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年度大考中,古交电厂交出了“盈余碳配额304万吨、创造价值超过两亿元”的成绩。
该厂发电管理部部长刘泽军介绍,古交发电厂燃用洗中煤、当地煤矸石和煤泥等低热值劣质资源,总装机容量3120兆瓦,每年可发电约150亿千瓦时,为太原城区供热超 8000万平方米,占全市集中供热面积的1/3,替代了供热区域内321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3万吨、粉尘2.9万吨,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启线上交易后,古交电厂和山西其他企业一起,积极参与。 “以前卖电、卖热,现在卖碳。”企业负责人介绍:“固废循环使用供热供电,产生了大量碳配额。”
“卖碳”除了企业降耗外,还在于碳资产管理价值的最大化。传统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的核算需要从燃料信息系统、生产系统、经营系统等多个系统取数,存在人工核算时效性低、准确性低等问题,“如何测算”“怎么取舍”?
“通过研究相关政策,健全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理顺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与流程。”刘泽军表示,该电厂成立了发电管理部碳资产管理团队,编写了《碳资产管理办法》,不但确定了碳管理专门组织架构,规范各个岗位的职责,还建立碳排放相关数据报送、排放核算及文档保存体系,填补了碳资产管理上的空白。
全年消耗低热值煤约850万吨,量大且来煤结构多元、煤种复杂,数据质量在碳资产经营管理中的意义尤为突出。以配制月度缩分煤样为例,如果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配煤误差超0.001克,影响的公司碳资产价值在100万元以上。
“团队根据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填报数据和往年经验,编辑运算公式报表,及时收录关键数据,配套补充碳资产管理数据台账。”古交发电厂三期化验室负责人张丽红介绍,团队定期开展采制化人员业务培训,形成了从“采样—制样—化验—数据审核上报—完善相关台账”的操作体系,延展了数据链完整性。
为加强对全省电力行业履约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交易和履约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帮助,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山西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操作指引1.0》;研究制定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并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双碳”愿景下,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日益完善,“碳减排”成为了一种通过碳交易获得回报的正资产。截至2024年8月底,山西省累计94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交易量5000余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