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行】娄烦:绿水青山 幸福绵长
汾水盈盈映晴空,群山绵绵绘胜景。娄烦,这片革命红色老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养育了坚韧的人民。如今,这里犹如凤凰涅槃,到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娄烦县地处太原市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高君宇就诞生于娄烦。晋绥边区红色政权最早也建立在娄烦。
近年来,娄烦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集聚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产业,以绿色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先后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
绿色是最浓的底色。进入秋季,娄烦县造林绿化工地一片繁忙景象,娄烦镇白道村村民王梁则正在栽树。他说:“已经好几年了,每年跟着造林合作社,从清明节就开始干活,一直能干7个多月,每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收入增加了,日子也幸福多了。”娄烦县大力实施“创森”工程,坚持点、线、面相融合,荒山造林与低效林改造相结合、多树种混交和绿化彩化相贯通,突出打造景观线、绿化带、示范点,重点实施通道绿化、荒山绿化、河道绿化、环库绿化、环城绿化、企业绿化、村庄绿化、生物廊道等8大工程。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入14.83亿元,完成营造林任务64.134万亩,完成景观通道88公里、村庄绿化105个村等;全县林木绿化率56.82%,林草覆盖率达75.35%。同时,娄烦县把国土绿化和巩固衔接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各造林合作社优先聘用脱贫群众,打造“娄烦园艺”务工品牌,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为了全面推动域内生态持续向好,娄烦县全面实施综合治理项目,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锚定蓝天常驻,娄烦县坚持“工业源、移动源、工地源”三源齐控,组织环保、住建、国土等部门对全县20多家在产企业开展“全覆盖、体检式”帮扶指导。突出绿水长清,娄烦县建成43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收集管网运转、资源合理化利用等措施,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基本治理,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如今,走进天池店乡天池店村,整洁的村容村貌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天池店村党支部副书记武广定说:“自从接通污水管网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干净了,在家洗澡、洗衣服特别方便。”
此外,娄烦县持续加强水质改善,实施汾河水库库周水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程,新增湿地1000余亩。相继建设完成岚河、汾河、石峡沟湿地,3处湿地连成一处,达3000多亩,种植了200多万株不同色彩的水生植物,形成“凤栖娄烦、七彩湿地”的独特美景。
“我经常去市帮扶单位帮助联系的酒店销售自家做的豆腐。在送豆腐的同时,还会将自己种的小西红柿拉到太原的早市出售,自己种的卖完后再收购村里其他农户的小西红柿去卖,每年的收入挺不错的。”娄烦县东六度村村民高二海说。多年来,娄烦县始终坚持走好“名”“特”“优”农业发展之路,打造全国绿色农产品原料基地。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庭院经济模式,带动农户种植小西红柿、黑木耳、糯玉米、小杂粮等。积极引进火麻加工项目、盘活曹家掌村蛋鸡养殖项目、启动东六度猪场建设项目等,让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
娄烦县还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古国文化、西游文化和农耕民俗等特色资源,积极谋划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大力培育打造旅游产业新业态,以绿色产业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如今在娄烦,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同步提升。(记者李志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