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要闻

免耕保墒 覆盖保墒 镇压保墒

“半免耕”模式抗旱减灾效果好

2024年10月21日09:14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金秋十月,秋收正忙。在忻府区兰村乡肖家峪村丘陵旱地采用山西农业大学胡奋山团队“半免耕”模式种植的玉米,今年表现得格外亮眼。虽然当地今年受旱严重,但每亩还有450公斤左右的产量,这与周边其他村农户传统方法种植减产明显的玉米形成强烈对比。再次验证了集免耕保墒、覆盖保墒和镇压保墒为一体的旱地玉米“半免耕”模式在抗旱减灾方面的显著作用。

忻府区肖家峪村十年九旱,属典型的丘陵旱地。去年村民李引林有两块地承担了胡奋山团队的试验,由于旱情比今年轻,采用新模式种植的玉米去年的产量相当不错,一亩玉米产量高于750公斤,比平常年景一亩多打100公斤。

“今年由于地里的玉米秸秆让机器给打包了,不符合示范要求,没想到赶上了严重的旱情,你看其他人家用上新模式的玉米多喜人,虽然也受旱减产了,但是人家产量起码一亩也能有450公斤左右的产量,我的减产就大了,周边没用上新模式的玉米地,产量也基本和我一样,如此可见,新模式的抗旱性就是好。明年我也要试试。”李引林说,在今年的80多天干旱期,采用“半免耕”模式种植的玉米全部叶片没有卷曲、变黄、蔫萎和干枯的现象,植株生长壮实、果穗正常。

旱地玉米“半免耕”耕种模式是在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支持下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去年的旱情中验证了新模式具有显著的抗旱能力,今年的严重干旱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模式具有显著的抗旱减灾能力,此项技术汲取我省旱作农业“三庄一寨一川”的技术要点,在有机旱作耕作技术艺机一体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忻州市杂粮产业协会会长、旱农专家张春霞介绍:“半免耕”模式首先是秋季或者早春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进行“半免耕”式条带耕整地后形成秸秆覆盖免耕条带和相间的秸秆混旋的旋耕条带,在下一周期,“半免耕”两种条带错位作业,覆盖免耕条带上的秸秆进行混旋还田培肥土壤成为旋耕条带,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就能逐渐得到改善,第二就是秸秆对免耕条带的覆盖保墒作用,冬春季的降水能够保存在免耕条带的土壤里减少春季少雨多风时期的损失,再加上“半免耕”一体化的整体镇压保墒的作用,“半免耕”模式就这样巧妙地将改善土壤质量和更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协调好,突出的抗旱能力也就显示出来了。

谈及旱地玉米“半免耕”耕种模式的独到之处和推广应用,研发这项技术的团队带头人胡奋山说,这种模式是一种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后续不必使用昂贵笨重的免耕播种机,使用常规四行玉米播种机即可完成施肥播种,新模式机理通俗易懂,装备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装备通用性高、经济性好,机手、农户和基层政府的用户体验都好。目前这项技术在陕西省长武县的黄土旱塬基地连续两年的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也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李全宏)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