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地市链接

【千万工程在山西】耕耘希望 红色沃土变身诗意田园

——吕梁市以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突破扎实践行“千万工程”

2024年11月15日08:40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初冬时节,老区吕梁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从黄河岸边到汾水之滨,座座村庄仓廪丰实、牛羊满圈,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水、电、气、暖一应俱全。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让吕梁山上的传统生活在互联网的发酵下火遍全国,随着各地游客的到访,昔日落后的山乡变成诗意的田园,英雄的沃土耕耘出新的希望。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高效率推进,一批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先进村成为美丽幸福吕梁的示范点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样板。

以旅促建,人居环境换新颜

初冬的吕梁山,从山脚到山顶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来到离石区王营庄乡村旅游示范区,每一处风景都令人陶醉。美食街、乡村产业园、青少年科创研学基地、乡村e镇、稻渔共生种养基地和村民活动广场,一切都井然有序、规划得当。  在村民吴引小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几户人家。修缮一新的房屋前后都栽种了花草树木,农家小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窑洞的墙壁粉刷一新、地面都贴上了地砖,厨房、卫生间通了燃气和水电,农家窑洞被改造得与楼房几乎相当。“得益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身在农村却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吴引小高兴地说。

走出村民家中,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来到村前的一处游客集散点,这里紧邻东川河的河道,远远望去,蔬菜大棚、稻渔共生种养基地、乡野花海等不同用途的地块界限分明。“以前这里地势低洼,一到夏天就容易河水泛滥,两岸的土地虽然比较肥沃,但是缺乏科学经营,收入也都不高。”蔬菜大棚种植户李祥田介绍,村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后,对河道和土地进行了集中治理和统一规划,土地被科学地布局成各种不同用途的经济田,而且每块地都修建了引排水设施,既避免了夏季雨水多时河水泛滥,又方便了灌溉,还在村口建起一道吸引游客的景观带。

据介绍,2022年5月,离石区启动王营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打造出14个板块的产业项目,成为集特色餐饮、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科创研学、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我们坚持将居民区和休闲旅游区进行统一规划,既要突出村子原有的风貌,又对一些不宜居住和不便生产的设施进行改造和重建,既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村容村貌改善,也要通过村容村貌和农耕方式的改善为乡村旅游助力。”离石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居伟认为,农文旅融合是践行“千万工程”的最佳途径。

除王营庄外,张家塔、彩家庄、杜家山、碧村等许多处于深山之中的村庄,在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过程中也逐步补齐了在道路、供水管道、消防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同时,通过实施污水管道入户、垃圾分类中转、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以旅兴业,乡村产业延新链

初冬的黄河奇湾在峡谷两岸群山的衬托下更加壮美辽阔,登上石楼县柏卜湾村的观景台向下俯瞰,只见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缓缓流淌,巨大的水湾与周围雄伟的山峰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家纷纷在此打卡拍照,热闹的场面让冬日的山村保持着一份蓬勃的活力。  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和“黄河奇湾”旅游景区的升级改造,原本闭塞的柏卜湾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村党支部书记马晋杰的引领下,我们走进村子进行参观,错落有致的农家窑洞、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青砖修葺的花海长廊将古朴的村庄装点得格外美丽。马晋杰介绍,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兴旺,该村从文旅资源挖掘、特色产业发展、黄河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打造以大河边上、黄河人家、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了服务好与日俱增的游客,村里专门修建了集吃、住、玩于一体的“红色山庄”,23间土窑洞和停车场、小园林等设施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就餐、100多人住宿。

“过去大家围着土地转,一年到头也只能刨出个吃喝钱。现在,土地流转给集体,自己不仅能收取租金,还能腾出手来经营点小买卖,实现了两头得利。”村民闫元平的话道出了发展旅游业给村民带来的实际利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柏卜湾村在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开始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和有机农业融合发展新思路。村里的土地被集体流转,规模经营,发展有机农业,服务乡村旅游。在干群的群策群力下,原本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品被培育成特色旅游纪念品,一条涵盖“吃、住、行、游、购”的旅游产业链条正在村里延伸开来,昔日的小山村靠着旅游业实现了百业兴旺。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带动下,该市聚焦8大农业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特色农业种植、田园综合体、农机具配套、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让农村产业活力重现。餐饮、演艺、购物、游乐、研学体验等,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公益性岗位、出租商铺摊点、流转农户闲置住宅建立起新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据初步统计,截至10月7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累计接待游客395.95万人次、营业收入7953.18万元、带动就业5739人次。

以旅彰文,传统文化显活力

走进方山县张家塔村,游客们都会被该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窑洞所震撼。这里所有的窑洞和院落依山顺势,成塔状自下而上排列,下层的窑顶即为上层的院落,不浪费一寸土地,更令人称奇的是所有院落均被一条地下甬道串联,不出大门便可走遍所有院落。“这是我见过的最为独特,也最为精巧的一座传统民居,非常有特色,希望能够保护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来自江苏的游客郑连斌在参观完所有的院落后发出了感慨。

正如郑连斌所期待的,张家塔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保护和利用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今年夏天,该村专门从北京请来专业团队为地下甬道进行了AR三维数据采集,为古建筑保存档案。此外,在对一些破损和有病虫害的房屋进行维修时,也最大限度利用同类材料和传统技艺进行修复。“墙皮脱落、砖瓦松动,我们都是找老师傅用土办法,把玉米秸秆和土混合起来抹墙,这样修复出来的窑洞透气性更好,不容易潮湿,更利于保护。”说起这些时,张家塔村村委会委员赵军明的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我们利用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发展旅游,当然有义务把祖先的精神发扬光大。”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峰带领我们参观时,着重讲解了一块明清赵氏功名录。据记载,整个清代张家塔共产生了2位进士、7位举人,拔贡、秀才近百人。如今,在村里游览依旧随处可见各种劝学、修身、齐家的牌匾。

村民赵卫平是张家塔村赵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每逢周末,他都会组织赵氏后人走进村里传承祖训,宣传耕读传家、邻里互助的典型事例。在他看来,赵氏聚居的村落能以只有一户人家的张氏命名,本身就蕴含了谦让和睦邻的美德。如今,在他们的倡导下,张家塔村互助友邻、尊师重教、崇尚礼仪蔚然成风,也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过程中,吕梁市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将28个传统村落纳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范围,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00个、总投资约5.5亿元,有力地保护了一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和红色遗址。同时,坚持“塑形”与“铸魂”一起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力地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记者黄川川)

(责编:赵芳、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