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壶化集团:党建帮扶 为乡村振兴聚势赋能
汽车缓缓行驶在盘山路上,尚未消融的积雪被辗得沙沙作响。冬日暖阳穿过薄雾,洒在农舍旁齐整整的玉米垛上,村落也被染得澄黄……这是位于太行山腹地壶关县的一处乡道,进入冬天,最低气温已降至-6℃。
从壶关县城到龙泉镇南庄村,这段17公里的路程,是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壶化集团”)销售片区经理郭飞的“帮扶路”,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企业结对帮扶的村支委委员。在处理完公司业务后,他常常会来到帮扶村和村民们唠唠家常。
同郭飞一样,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骨干甚至高管,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纷纷走到乡村第一线“挑大梁”“打头阵”。据统计,“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以来,全省1948家民营企业实施项目2655个,结对帮扶3220个村,累计投入资金438.5亿元。
壶化集团党委助力壶关乡村党建“先锋行动”村企座谈会。
太行山下、革命老区,作为“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民企之一,壶化集团的帮扶行动正在悄然改变着这里的一个个小山村……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能给我们村里投多少钱?”“村里的路烂了,企业能不能帮忙修一下?”“农产品以后是不是都可以卖给企业?”听说企业要来村里帮扶,村民们提出一连串疑问。
事实上,这也是让企业最发愁的问题,如何帮才能让农村真正强起来,怎样扶才能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壶化集团党委书记秦跃中认为,企业帮扶不是简单给点钱、修条路的事,因为单向“输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党建引领,帮助村党组织提升发展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强村与富民并重。
出身农村、入伍当兵、掌舵上市企业的经历,让秦跃中既熟悉农村实际,又深信制度的重要性。2023年年底,在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司长罗志坚倡议下,经壶关县委指导,秦跃中提出壶化党建帮扶的“先锋行动”,邀请帮扶村“两委”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乡镇包村干部等,了解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交流如何推进村企共建。同时,委派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帮扶村第一书记,选调高学历的中层党员干部任科普员,把企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输送到乡村第一线,对帮扶村村情民意进行调研摸底,掌握帮扶村党建、产业、环境、生态等基本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厘清帮扶思路。
第一书记赵兵方在修善村和村民代表交谈。
“先锋行动”启动后,壶化集团党委总结企业党建的经验做法,结合乡村实际,在帮扶村开展谈心谈话、民主议事、批评建言三项措施。
怎么谈?集团党委派出第一书记与党支部书记谈;党支部书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退职老干部谈;支部委员与党员、能人骨干谈;党员与群众谈。自上而下谈,把问题谈开、把思想谈通、把意见谈实、把改进方向谈明白。
议什么?对于涉及项目建设、民生改善、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大事小情,把议事人员范围从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拓展到退职老干部、能人骨干,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如何改?党支部书记带头、村“两委”干部参与,敞开门,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能人骨干、退职老干部等,走进村委,坐下来,悉心听取大家对村“两委”工作的批评建议,查找自身缺点不足,明确改进努力方向。
“这几项制度其实都是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举措,但我们之前在如何做实上还有差距,这次通过壶化集团帮扶推动,把三项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大家说出了平时不想说不愿说的话,消除了隔阂,化解了矛盾,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发表意见的平台,避免了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龙泉镇修善村党支部书记马卫东对此深有感触。
因村施策,实事办到心坎上
修善村是“万企兴万村”长治行动确定的壶化集团首批帮扶重点村之一,全村739户2120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用马卫东的话说,“人多事杂、意见难统一、工作阻力大”。村“两委”也因此一度被村民认为“不公开、不商议、不团结”而颇有怨言。
今年9月份,一条1000多米长的村道的建成,让村干部收获了一拨点赞。“差不多有200户村民每天要走这条路,遇上下雨下雪的时候,路上全是泥,孩子们上学深一脚浅一脚,实在是没法走。”村民宋爱珍说,“当时征求大家意见先修村主干道还是先修这条小路的时候,村里还专门开了民主议事会。要是在以前,肯定问也不问就直接修主干道了,因为那是全村的形象,但没想到最后先修了这条路况更差、村民更期盼的小路。”
正是这样的一件件小事,借助壶化集团“三项措施”的推动,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凝聚了民心。很快,大家纷纷集思广益,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张志红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常年在外做建筑生意,他提出借助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园的建议,立马就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马卫东的赞同。
和张志红一样,在修善村党支部民主议事记录表上,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这也引起了帮扶该村的第一书记、壶化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兵方的注意并很快提上日程。“修善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房屋租赁,来源比较单一,我们利用壶关东外环沿村而过的便利条件,协助村里修建了壶关县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充电站,占地3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5辆大中型车辆充电。”赵兵方介绍说,目前即将开始设备安装,达效后每年可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
壶化集团纪委书记杨孝林帮扶的晋庄镇北掌村是一个巩固衔接重点村,村庄规划治理、土地开发难度大,企业根据村庄现状特点,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在村主干街道绘制文化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第一书记杨孝林在北掌村了解小米种植加工情况。
“村里的农产品,无论是萝卜、白菜,还是小米、豆子、鸡蛋等,都由壶化集团包购包销,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调动了大家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晋庄镇北掌村党支部书记王风祥告诉记者,壶化集团还投资30多万元复垦了北掌村30多亩河滩荒地,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农户,在国家补贴每亩400元的基础上,壶化集团再补贴200元,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益。
东井岭乡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方,曾任壶化集团副董事长。岭后村是一个煤矿采空整村搬迁村,新村建成后迟迟无法搬迁入住。为了让村民解除后顾之忧、吃下“定心丸”,李保方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目前全村95%的人已搬进新村。
如今的岭后村,几十栋徽派小楼错落有致,小广场、饭店、健身房、医务室一应俱全。李保方把企业管理经验运用到村庄治理上,充分利用附近旅游资源,发展民宿经济,他对岭后村的发展信心满满:“我们现在共有18套民宿宅院,其中8套是村集体的,另外10套是村民委托我们统一管理的,每年旅游旺季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壶化集团销售片区经理郭飞帮扶的南庄村,全村不足百户,却是远近有名的“大学生村”,这里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受村庄自然条件限制,大学生虽多,但人才难留。郭飞回村后,从乡村文化建设入手,修建了村大学生展览馆,同时将壶化集团培养人才的机制运用到村里,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进心,也点燃了村民鼓励孩子继续读书的信心。
就这样,壶化集团根据帮扶村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把一件件实事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
村企互惠,探索帮扶新路子
据公开资料显示,壶化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爆破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民爆龙头企业,下辖15个子公司,员工3000余名,年收入14亿元,产品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9月在深交所A股上市。
打铁还需自身硬,帮扶更得自身强。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管理经验无疑是其优势,为何壶化集团却选择从党建引领入手展开帮扶?
壶化集团党委书记秦跃中告诉记者,虽然公司是一家民企,但早在1960年创建时,就成立了党支部。如今的壶化集团党委有19个党支部、419名党员,先后荣获“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长治市创建‘十好’非公经济党组织活动先进集体”“长治市百佳党建工作案例”等荣誉。
壶化集团的党建工作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肯定,不仅被列为“全县党建工作帮扶示范点”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还作为工信部安全生产司选定的全国民爆行业党建先进企业之一,开展入村帮扶带头示范工作。
壶化集团数码雷管脚线生产车间。
在帮扶过程中,壶化集团提出的“三项措施”,也正是源于公司的“一交叉、三参与、一带头”党建工作模式。尤其是“三参与”中涉及重大问题决策、干部选拔任免和人才引进培养时,必须体现民主议事原则,也被有效用于帮扶村的大小事决策中,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据壶化集团董事长秦东介绍,2023年底至今,公司先后向壶关县修善村、南庄村、北掌村、岭后村以及潞州区老顶山镇冀家庄村5个村共资助122万元,用于改善党建活动场所和农村书屋、绘制文化墙、修建道路、复垦耕地以及关爱老年人等。此外,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优先在帮扶村解决6名大学毕业生、1名退役军人、3名待业青年到壶化就业。下一步,将利用公司在经营管理和投资领域的优势,由投资部门专业人员操作,协助帮扶村管理产业扶持资金,集中用于风险低、收益率高的优质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自己富不算富,乡亲们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这是秦东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不是仅仅帮几个村,而是要把企业的党建先进理念、市场经济意识带到乡村,把优秀管理理念、先进技术模式、现代生产要素引入乡村,通过实践探索出村企互惠、共建共兴的路子,切实担当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边是民营企业奔赴乡村的热情,一边是乡村对资金、项目和企业经营理念的期盼。壶化集团的帮扶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也成为落实工信部党建帮扶乡村振兴和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生动实践。( 王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