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激发改革动力和发展活力,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步履坚定坚实——
担使命 蹚新路 拓新局
绿油油的小麦正有序冬浇;数千只野生白天鹅在黄河湿地翩翩起舞;王之涣吟咏的鹳雀楼前,游客远眺大河奔流。 数字化应用场景出新出彩,绿色低碳工厂崭新“上线”,特高压支撑起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能源保供映衬23个省区市的张张笑脸。
连接晋陕的黄河大桥竣工通车,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期待值拉满”的集大原高铁奔驰在运行试验的最后时间表里……
2024年,三晋儿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上求实奋进、阔步向前。从塞北到晋南,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从释放活力到加快转型,项项务实举措、件件鲜活事例、桩桩可喜成绩,诠释了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奋力谱写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两天,“闲不住”的村民在谋划着好光景。“明年把剩余的4亩多地也换成瑞香红品种,铆着劲儿再干几年。”万荣县贾村乡张李冯村果农贾鹏力高兴地告诉记者,受益于科学种植,他家的新品种苹果创下了每亩7万元的好收成,今年收入将近30万元。 打造“聚宝盆”,鼓起钱袋子,我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全方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要素保障“三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统计显示,克服高温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影响,全省今年粮食总产量293.74亿斤,单产621.33斤/亩,均为历史第二。
在煤炭生产领域,先进产能加快提升,占比已近82%。12月12日,景福公司顺利通过智能化矿井验收,被评定为Ⅱ类初级智能化煤矿。至此,华阳集团成为我省首家所有生产矿井均完成智能化建设并通过省能源局验收的集团企业,并提前3年完成全面智能化目标任务。
五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役煤电机组全部达到燃气级排放标准,“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全部竣工,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风电、光伏等各类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持续壮大,氢能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的同时,我省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彰显山西担当。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是山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
走进太重集团轨道公司这个全球第一座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灯塔工厂”,随处可见的LED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反映产品生产进度的数字不断跳动。“工作人员坐在屏幕前,就像一场宏大协奏曲的指挥家。钢锭经过1200℃高温煅烧进入车轮生产线,经过预成型、成型、轧制,一个车轮完美成型,全程用时不超1分钟。”轨道公司副总经理芦树成说。
以太重集团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正在为全省经济创造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我省已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个、试点示范项目6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个、优秀场景企业16个,评选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51个、试点示范企业284个。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深化科技产业融合、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一年来,我省多方面发力,不断将比较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全省炼铁、炼钢先进装备产能占比分别提升至64.3%、62.3%,焦化机焦炉全部改造升级为5.5米及以上先进大型焦炉;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产业链、专业镇“双引擎”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
历史很远,山西很近。这一年,我省文旅产业热度再升。在中国新闻周刊日前发布的《2024活力之城文旅指数报告》中,太原和大同因“文旅产业均呈现出多元化且全面发展的态势,展现了城市文旅最具有活力的一面”,位列35个典型城市样本,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优秀“课代表”。在长治崇庆寺,来自武汉的游客在“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的“通关文牒”上盖下印章,“膜拜了历经千年的文化遗存,太幸运了”。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18亿人次,同比增长13.88%,旅游总花费达2761.52亿元,增幅25.91%。
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改革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源。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省将改革举措逐项落实,形成政策加力和改革发力双轮驱动,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向好。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我省着力推动改革攻坚,催生发展动力。制定的《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谋划了八大重点任务156项具体举措,有效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完成进度超过65%,预计年底前完成70%的主体任务。
大力激发民营经济投资兴业活力,全省民营经济运行积极因素持续增多,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向好态势。截至11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94.0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7.6%。今年前10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超8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33.1%,较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成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在加快科技创新方面,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无缝衔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支持,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成长计划”;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汇聚高端创新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为区域发展“提气鼓劲”。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省以创新攻坚为主线,不断加大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改革力度。119项改革事项、443条重要举措全面推进;连续开展经营主体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行动,664条政策举措有力落实,43项首创性、领先性、唯一性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消费、投资和出口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的有效落实,全省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3%,汽车新车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72%。12只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放项目200余个,投放资金460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企业及项目。今年前11个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5.1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全省货物贸易出口983.2亿元,增长2.5%,贸易顺差370.7亿元。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重要使命任务。牢记殷殷嘱托,我省优化开放布局、促进对外贸易扩量提质、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建设开放通道、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
12月13日8时多,一架国际货运航班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精密仪器和汽车配件等商品在阿拉木图完成集散后发往中亚、欧洲各国。
大交通大物流带动大发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和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进一步打开了陆地快速通道。太原、大同、运城3个航空口岸和1个综合保税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快速发展、欣欣向荣。全省机场259条客运航线,通达91个国内城市,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3条、全货机货运航线2条;中欧班列穿梭往来,国际联运和多式联运服务网络纵横交错,形成常态化开行23条线路,通达16个国家48个主要城市的国际班列服务网络。
交通运输的通江达海,助力山西融入“双循环”的步伐不断加快。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长幼同园’给我们家庭带来很大的便利,孩子们在同一个幼儿园有了更多相互陪伴的机会。”家住晋中市榆次区的徐晶,今年9月通过“长幼同园”申请,小儿子顺利来到大女儿所在的晋中市第二幼儿园就读小班。
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省在晋中市率先试点“长幼同园”政策,解决了“多孩”家长接送孩子“两头跑”或“多头跑”的问题。目前,晋中市推动实施的“长幼同园”幼儿园招生政策,已经在全市11个县(区、市)的522所公办幼儿园全面落地,共有862个家庭享受到这项政策红利。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从“双胞胎同园”到“长幼同园”,从“就近办”到“多点可办”,全省各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力度、速度和温度推动“民生之花”娇艳绽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锚定民生新坐标,聚焦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一年来,我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民忧、纾民困,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和温度。
“家门口也有了大医院,设施条件好,真的很方便,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挂号和自助建档……”12月20日,走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在科技的加持下,就诊现场井然有序。今年5月,该院正式开诊,对于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服务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我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6月中旬,2024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专场招聘活动在山西智创城省级双创中心举办,富士康、晶科能源、中来光电、烁科晶体、泰山玻纤等9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086个。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1.8%,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幸福安康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有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让发展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要记住人走断电,电线不要私拉乱接,尤其记住不要超负荷用电。”11月以来,我省全面启动冬季安全“敲门行动”,针对冬季气温降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多发、居民取暖煤气中毒等问题开展“七防”行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把事故隐患消除于初始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安全基础。
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级,坚定不移保持民生投入强度,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生支出336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八成左右。特别是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串串民生数字,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温度。不仅仅是就业,养老托育、疾病筛查、乡村振兴、环境治理……今年初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15件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圆满兑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随着更多的民生红利不断释放,更美的民生画卷绚丽描绘,更好的民生政策温暖心田,一叠叠更有厚度和温度的民生答卷,正在三晋大地不断写就。(记者贺锴 冷雪 张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