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新春走基层 | 年馍“蒸”出“新”年味儿

武笑
2025年01月23日08:03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关于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不知道大家都进行到了哪一步?

在“中国年馍之乡”临汾霍州,过年则有着自己的仪式感——蒸年馍。

在霍州东站下车,不到10分钟车程就来到李曹镇源头村。坐上村民王慧萍的电动车,穿村而过,麦香萦鼻。

“今年我蒸了50斤面,花了3个下午时间。”一进家门,王慧萍就掀开锅盖,将一个个年馍整齐地放进簸箩里。

王慧萍正在整理做好的年馍。

储存好自家的年馍,王慧萍又马不停蹄地到邻居张丽珍家里。“以前我们一般过了腊月十五就开始蒸年馍,都是大家一起做,今天你来我家,明天我去你家,边蒸边聊天。”

不一会儿,张丽珍家里来了四五个帮忙的邻居,一起来的还有霍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州面塑传承人韩爱英。

洗枣、蒸枣,洗锅、盔、蒸具,准备各色豆子、各种工具……大家忙碌了起来。

“要想做好年馍,‘面引子’是关键,要提前发酵,经过9至10次发酵,才能把面粉里的麦香激发出来。”张丽珍拿出发好的面,大家都夸赞这面引子发得好。一块块柔软的面团经过和、揉、分、捏、塑等环节,变身为造型各异的霍州年馍。

一起做年馍。

“没有年馍好像就不是过年”“过去走亲戚时候还要带年馍”“以前孩子们多,过了年就给每个人分几个,麻绳串起来,挂在房梁上,攒着吃”“虽然平时自己也蒸馒头,但是年馍只有过年才做”……大家伙儿一边做着年馍,一边聊着关于年馍的往事。

“你看这个叫‘登高’,有3层,上为天,下为地,中间用6个红枣点缀为人生,用筷子从上插下去,寓意接地气。过年时候吃上登高,步步高升。”韩爱英边做边介绍着一款款年馍背后的美好寓意。

在大家伙的手里,一个个小小面团变身为步步登高、如意枣花、年年有鱼、勤劳巧手、五福盘寿、圆满圆馍、美丽如花等多种造型。“霍州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融入到一个个不同造型的年馍里,成为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吉祥符号。”韩爱英说。

吃年馍也有不少讲究呢,大家伙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亲戚来拜年要吃登高,寓意步步高升;小孩要吃兔子,希望他们活泼快乐;女孩子吃枣花,寓意如花似玉;当家人吃“巧手”,希望来年勤劳致富……

刚蒸好的年馍。

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霍州年馍已有数百年历史,食用时嚼之有劲,醇厚绵长。如今这一飘溢着文化气息的地域特色面食,带着鲜香滋味和美好祝福进入更多百姓家中。

眼下在霍州,150多家年馍企业迎来生产旺季。

在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馍生产车间里,全自动化的和面、压面、分剂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年馍师傅们两班轮作,抓紧捏制年馍,醒发房内数百屉半成品花馍、年馍整齐摆放,等待进入蒸笼,不远处的蒸房内时不时飘散出阵阵麦香。新鲜出炉的花馍麦香四溢、直勾味蕾,轻轻一捏,暄软和香甜直入心脾。

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馍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赶制年馍。

转入花馍生产车间,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粉红色的马卡龙馍、可爱的熊猫、葫芦造型的福禄花馍,还有福袋花馍、仙桃花馍……传统的霍州年馍有了新造型,不仅好吃还好看。

“所有花馍的颜色全部采用天然的果蔬上色,黄色为南瓜汁、绿色为菠菜汁,每一个花馍都是我们纯手工制作。”花馍车间主任杨荣介绍说。

卡通造型的花馍。

卡通造型的花馍。

为迎接蛇年的到来,该公司还精心设计制作了多款带有“蛇”元素的花馍。其中,特别设计的蛇年蛇盘,不仅图案精美,而且巧妙地将“金蛇送福”的祝福语融入其中,为蛇年增添了更多的吉祥与希望。

蛇年花馍。

蛇年推出的花馍。

与此同时,与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19个村集体合作社里,也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通过“龙头企业+农发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该公司对周边村年馍小作坊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采用中央工厂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原料、统一发酵、统一配送、统一回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微型厨房分户揉作、分户蒸制的“十统两分”生产体系,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

霍州年馍,已不仅仅是霍州人的“年味儿”,一个个“致富馍”带着霍州人民对新年的祈愿,走出霍州,走进更多的城市,增添浓浓的年味儿。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