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
太原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

2024年,太原市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日前,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2024年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248天,优良率为67.8%,优良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13天;重污染天数2天,比上年同期减少4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4.73,同比下降4.4%,达历史最好水平;六项污染物浓度有4项同比下降,分别是CO、NO2、PM10、PM2.5。
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太原市地表水国考断面共6个,分别为汾河水库出口、上兰、李八沟、迎泽桥、河底村、韩武村;省考断面4个,分别是扫石桥、贯中桥、美锦桥、太榆退入汾口。2024年,太原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3.3%,完成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0%,比2023年提高了10%;国考断面城市水质指数(CWQI)为4.7910,比2023年下降了2.30%,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据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底,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52个省级工程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开工项目中,已完工28个,完工率53.8%,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开工率100%、完工率达到50%”的目标。其中,太原市汾河流域水质天眼系统建设项目是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水、入河排污口、雨水泵站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和水质预警溯源、河湖巡航监测体系以及天眼系统平台建设。项目于2024年12月30日出具竣工报告,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切实提高了流域监管水平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能力。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太原市践行“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24年纳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考核地块共38个,全部落实土壤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建立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共41个地块纳入清单管理。截至目前,太原市优先监管地块完成污染管控33个,完成率为80.5%。
生态环境执法方面,2024年,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围绕大气、水、固废等领域,先后组织开展了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突出环境问题攻坚、“利剑斩污”、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等21项专项行动及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77件,处罚金额1573.66万元,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2025年,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4.7以下,力争退出168重点城市后十位;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率为100%,劣Ⅴ类水体比率为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记者丁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