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本网关注

新春走基层 | 这个春节,振兴小镇何以“热辣滚烫”?

人民网记者 段思齐
2025年02月11日08:36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小镇里藏着地道年味儿!”春节假期,记者的朋友圈里有不少人“安利”山西省长治市振兴小镇。

带着好奇,2月10日正月十三,记者踏上了开往长治的高铁。

刚到村子口,锣鼓声隐约传来,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勾得人忍不住加快脚步。街区两旁造型各异、精美绝伦的特色灯展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就看到振兴小镇文旅公司经理郝东锋大步走来。

“郝经理,过年期间振兴是不是人气‘爆棚’?”

“咱们拿数据说话!”郝东锋笑着说,“初一到初七,每天游客量超2万人次;网络平台曝光量超4亿次。”

春节期间,振兴小镇各项非遗展演深受游客欢迎。

春节期间,振兴小镇各项非遗展演人气火爆。图片由振兴小镇提供

记者跟着郝东锋往村子里走,铿锵的锣鼓声渐渐清晰,醒狮起舞,长龙摆尾,背棍铁棍等非遗表演次第登场,绛州鼓乐和八音会的演奏余音绕梁。还有白蛇传、盛唐令等国潮小舞台前,游客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临近中午,一曲火热的绛州鼓乐刚刚结束。舞台斜对面的木制小楼二层阳台上,抛绣球招亲的情景演出紧随其后。

“我们初八才来,本以为人会少点儿,没想到还是这么热闹。”家住长治市区的李潞霞特意带着父母和孩子“错峰出行”,“在网上看到这里活动特别多,就想着带家人来体验一下。真是不虚此行!”

夜幕降临,依次亮起的彩灯将小镇装扮得流光溢彩。这边,非遗技艺“火壶”和“打铁花”精彩亮相,民间艺人将滚烫的铁水打向空中,“铁花雨”绚烂如烟花,表演者手持火壶,火焰喷涌,瞬间点亮夜空。那边,网络红人在初心广场开起了直播,将小镇的年味儿、民俗味儿瞬间传递到千家万户。

精彩的“打铁花”表演照亮小镇夜空。

精彩的“打铁花”表演照亮小镇夜空。图片由振兴小镇提供

上百项非遗民俗活动,这道丰盛的新春文旅大餐如何准备?

“我们从去年10月就开始筹备了,大到主题策划,对接各类演出团队,小到景区公共设施的排查维修,做了很多工作。”郝东锋说,得益于此前连续七届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游客们逐渐养成了“来振兴过大年”的习惯。

活动多了,服务也得跟上。景区处处都能见到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让游客有需求就能得到帮助。“今年我们特意加强了服务保障,景区里设置了3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免费接热水、充电和基础的医疗用品。”振兴集团副总经理王星介绍。

实际上,红火的文旅市场背后,藏着一组“振兴密码”——

文化“活”起来,旅游才更火。绛州鼓乐、八音会等历史文化的瑰宝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通过精心编排,将它们融入日常演出,古老技艺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振兴小镇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以文化为纽带,让游客与乡村紧密相连。

在信息时代,有效的宣传推广是乡村文旅走向大众视野的关键。振兴小镇深谙此道,积极拥抱互联网。同时,与各大旅游网站合作,推出优惠套餐和特色线路,吸引了周边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游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为振兴小镇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客流量。

打造的全新国潮文化项目“振兴不夜村”,将上党文化、非遗民俗演艺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夜游、夜赏、夜食、夜购、夜宿“五夜”产品,有效带动小镇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收入,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夜晚的振兴小镇同样精彩纷呈。图片由振兴小镇提供

夜晚的振兴小镇同样精彩纷呈。图片由振兴小镇提供

不过,振兴小镇的“野心”可不止于此:陆续推出名村党建考察游、职工康养度假游、中小学生研学游、乡村休闲观光游、现代农业示范游板块,致力于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构建全年无淡季的旅游格局。

“我们要努力实现以农兴村、以文促发展、以旅期未来的目标!”郝东锋说。

可以预见,随着振兴小镇在文化传承、旅游创新和服务升级等方面的持续发力,这座小镇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为更多乡村文旅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晚上10点,最后一场打铁花表演落幕,人潮缓缓散去,但小镇的精彩还在上演。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小镇想必又将沸腾。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