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聚焦民生难点 拓展服务路径

寒假期间,一边是孩子们喜笑颜开,对多彩假期的美好憧憬;另一边却是家长们愁容满面,难解“假期带娃”难题。
为破解假期“看护难”,阳泉市委组织部和共青团阳泉市委通过“托+管+学+践”全链条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抓手,依托各县(区)社区开设100余家寒假“爱心托管班”,由返乡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党员教师等组建志愿者团队,教授孩子们绘画课、物理实验课、年俗文化课、书法课等,进一步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有效缓解青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
“小而美、小而精、可感性强”的寒假公益托管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一个寓教于乐、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社区走心
小托管托起大民生
“马上就要过年啦,家家户户都要添置好看又有意义的春节挂饰。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新年小挂饰好不好?”春节前,阳泉高新区盛世新城社区在寒假“爱心托管班”的手工课上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开展“剪一方童趣承千年非遗”活动。
在青年志愿者的讲解指导下,孩子们体验剪纸技艺,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份份年味十足的作品“跃然纸上”,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骄傲和喜悦。
盛世新城社区寒假托管班从1月10日起开班,每天上下午各2个小时,共开设课业辅导和国学教育两大类课程,整个活动持续到了假期结束。
孩子太小,自己在家不放心,而社会托管费用又太高……“假期孩子没人管”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难点”,特别是对于城市双职工家庭。
民生无小事,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重大。为此,阳泉市委组织部和共青团阳泉市委积极探索实施公益性假期托管服务项目,在全市铺开“青伴童行 情暖冬日”寒假托管志愿服务,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109个社区(村),这些托管班不仅解决了家长们在假期中“谁来带娃”和“怎么带娃”的难题,还通过多彩的课程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
托管班的服务内容涵盖了课业辅导、国学教育、非遗传承等多个方面。志愿者们根据自身特长和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在课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交朋友,提升社交能力。
一个有爱心、有温度、努力寻求发展的城市,不仅要做得了大事,也要做得好小事。“假期托管”看似“小事”,却能让百姓体会到绵长的幸福和温暖。
孩子开心
满足假期多样需求
绘画课、物理实验课、年俗文化课……寒假里,城区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青伴童行情暖冬日”寒假托管志愿服务火热开展。孩子们在返乡大学生、社工志愿者的指导下拓展实践、培养兴趣,现场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开展好此次活动,社区在学生放寒假前就发出招募通知,整理好实践场所,根据大学生专业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设置了课业辅导、安全自护、人际交往、传统礼仪等课程。同时,实践活动采用“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课程辅导的专业性。
“今年寒假期间我们一共招募了4名返乡大学生,算上我们的社工,一共有10多名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德胜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冀雅婷说,“今年参加辅导的志愿者学历大多是本科生、研究生,服务的质量有了保证,也给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效果非常不错。”
“参加此次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我觉得这项活动意义非凡。”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研究生赵经天说。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班特别注重安全性。所有托管班均设置在社区内,环境熟悉且安全,志愿者团队也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家长们纷纷表示,将孩子送到社区的托管班非常放心,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让孩子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与此同时,托管班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广播站、文化活动室等,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在矿区贵石沟街道水滩社区的托管班里,孩子们就有机会在广播站里担任“小小广播员”,体验播音主持的乐趣;在郊区河底镇固庄煤矿社区的托管班,孩子们则通过观赏音乐剧等方式,接触和学习乐理知识。
家长放心
托管彰显民生温度
招募516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109个社区(村)开设“青伴童行情暖冬日”寒假公益托管班,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个“温暖”的寒假生活。
走访中,记者发现社区开展的寒假公益托管服务,在家长和青少年中赢得了良好口碑。“作为家长,我们把孩子放到社区的托管班,非常放心。这里环境比较安全,社区设置的课程也非常丰富,很好地充实了孩子的假期生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的问题,真的是很棒。”市民王立娜说。
“孩子放假一个人在家挺孤单,到了托管班,可以跟不同年龄的小伙伴互动交流,社交能力提高了,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提升了。”在快递站工作的郭柳青聊起此事也是直竖大拇指,跟外面的培训班比起来,官方的托管班不收费,服务还不打折,老师非常负责,上课指导孩子做作业,下课带孩子参加趣味性活动,孩子表现好会得到鼓励,更加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虽是免费的公益项目,但因为有专业教师、爱心志愿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赋能”,托管服务非但没有“打折扣”,反而更多样、更丰富。依托家长们的“需求清单”,社区积极链接有效资源,在破解家长“带娃难”的同时,用多元的课程设计,让“无人看护”的孩子们收获一个多彩且有意义的假期。
一座城市的温度,源于一件件的民生小事。“孩子假期去哪儿”的问题,看似是一个家庭的小烦恼,实际上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大民生。帮助每一个家庭缓解假期学生看护难的问题,既是政府拓展提升服务功能的表现,更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怀的具象表达。(苏晓晨 范佳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