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走进民企看发展 | 长河信息:让数字生活触手可及

人民网记者 张婷婷
2025年03月12日08:5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山西省阳泉矿区的政务服务超市里,60多岁的王大治轻轻一点屏幕,身份证感应、人脸识别,几分钟就开出了低保证明。“过去得跑到村里、乡镇、县里盖章,现在机器里啥都有,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了开个证明东跑西跑了!”王大治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不远处,一位中年女士兴高采烈地拿到了自家理发店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一位年轻小伙简单操作就完成了食品小摊点备案,几位老年人在志愿者指导下打印身份证信息……居民们满脸笑意,感受着政务服务带来的温暖与便利。

基层便民服务平台。

基层便民服务平台。

这台让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的“神器”,正是长河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河信息”)自主研发的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平台涵盖了开具证明、事项申报、自助打印、便民查询、办事地址、服务热线、办事指南查询和政策通知查找等多种功能。

作为长河信息的拳头产品,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利用统一的政务服务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便民服务窗口、自助服务机、移动终端等媒介,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多渠道、全过程以及便捷的互联网“菜单式”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让基层群众尽享快捷、丝滑的“就近办”体验。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长河信息总经理郭涌的话朴实无华,却道出了科技为民的真谛。让百姓省时省力的背后,正是依托于长河信息数据底座的强大支撑,它通过归集各类政府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数据的自动核验和基层服务事项的统一管理。

这家扎根山西25年的科技企业,把目光瞄准数据要素市场化这片蓝海,以“数据+AI”为引擎,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大领域持续深耕。3月10日下午3点,长河信息的研发团队正紧锣密鼓地调试着新一代数据治理平台。

长河信息产品总图。

长河信息产品总图。

从煤炭大省到数字高地,长河信息的工程师们用代码编织着转型梦想。在数字政府领域,长河信息围绕政府高效协同、精准治理、智能服务打造系列创新产品,构建了“一网协同”“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全场景应用,该公司承建的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267个自建系统对接,基层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短60%。

如今,在三晋大地,长河信息打造的“一网统管”平台正悄然改变着城市治理方式。

在长治黎城县的执法现场,执法人员小张的手机突然“叮”地响了。指挥中心派来任务:某路段有占道经营。他打开APP,导航定位、拍照取证、电子立案全流程搞定。“以前带着纸质材料满楼跑,现在手机就是移动办公室。”这套“互联网+监管”系统让执法效率提升40%,成了山西省首个“综合监管+执法”样板。

技术人员在调试数据平台。

技术人员在调试数据平台。

在运城河津市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映射着城市交通、能耗等2000+指标,使城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该项目荣获“2024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一等奖”,其构建的“1+1+3+N”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已在全省多个区县复制推广。

这个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每天处理着海量政务数据,却始终记得那个最朴素的道理:最好的技术,是让老百姓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

当自助机吐出第一张电子证照,当执法APP响起新任务提示,当城市大脑预判到暴雨内涝点,数字山西的画卷,正由这些平凡而执着的科技工作者一笔笔绘就。

在与华远陆港集团的合作中,长河信息帮企业把物流数据变成了“真金白银”——2个数据产品成功上架北京数据交易所,浦发银行据此授信百万元。“就像给企业发了本存折,数据也能生利息。”郭涌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长河AI能力聚合平台。

长河AI能力聚合平台。

最让群众叫好的,还是遍布全省的“7×24小时政务超市”。在万荣县,136项高频事项实现“家门口办”:食品小摊点备案秒批秒办,中小学学籍查询即查即知。“过去办事像闯关,现在就像逛超市。”前来打印公积金缴存证明的林红说。

多年来,长河信息以“成为行业数智化领航者”为愿景,为客户提供数据汇聚融通、跨域跨级应用产品和服务。郭涌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数据+AI”双轮驱动战略定位,依托“数据要素创新与经济决策分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这一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为政企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融合类、智能化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山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长河力量。

从政务服务到企业运营,从城市治理到居民生活,长河信息正用科技的魔法,让数字生活触手可及。(摄影:人民网记者 王帆)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