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走进民企看发展 | 山西弘创文化:科技赋能文化破圈

人民网记者 赵芳
2025年03月18日09:3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走进晋中市博物馆·非遗馆,其内不仅陈列了晋剧、平遥推光漆器、介休琉璃等非遗项目,还有新颖独特的可视化设备,将这些传承的非遗融入到可互动场景中,让观者驻足,体验现实与历史的“碰撞”:

“非遗数字长卷”以晋中市11个县区特色景观为单位,展示了各县区代表性图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点击每个区县,即可了解相应内容;

“晋中之声”体验互动区则汇总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曲艺、地方方言,佩戴试听设备,可以让观众参与互动。

“你看!在这里,文化不再是单向的展陈,而是可听、可看、可感、可知,已有的文化资源被纳入了整体叙事体系。”山西弘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弘创文化”)董事长代志国认为,文化产业应聚焦科技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寻文化与受众的“最大公约数”。

在代志国看来,相较于传统产业中生产与消费的界限分明,文化新业态中的消费者有机会参与文化内容的生产,这其中蕴含着价值共创的巨大潜能。

弘创文化承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手工书单元。受访企业供图

弘创文化承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手工书单元。受访企业供图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四,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均在山西;五代至元代木构建筑515处,约占全国总数的82.4%。

“我们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乔家大院等著名景区,采用三维重建、高分辨率图像采集等技术,对大院的建筑结构、雕刻艺术、室内陈设等进行详细记录。”代志国认为,依靠这些记录的数据,就能“变幻”出无限的可能。

测量复制画。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

测量复制画。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

可题字、可作画,可制文创产品、可做家居装饰……弘创文化将创意与科技融入产品的开发中,赋予传统文创产品新的功能与魅力。

“这幅作品源自国内一位知名画家,在获得授权后,我们运用自主研发的扫描软件对其进行还原,可大可小、笔锋细腻,原画运用了金粉,我们则采用了丝网印的技术,保证作品的色泽感与饱和度。”

“同时,我们对艺术作品和装饰画进行分类设计生产,形成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这样就能服务于酒店、会场等各种商业场景。”

代志国坦言,文化公司应该文化和市场“两头看”“两手抓”,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抓住智慧体验发展浪潮,提供更多具有文化价值和科技感的文化产品。

无接触大幅面平台扫描仪正在扫描国画进行复制。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

无接触大幅面平台扫描仪正在扫描国画进行复制。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

从成立之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崭露头角,公司以科技为手段,以文化为核心,不断探索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未来,弘创文化还将推动线上线下文化类产品延伸发展,不断拓展文化业态。

(责编:麻潞、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