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要闻

“大手拉小手” 思政新实践

——山西大学创新打造思政教育品牌纪实

2025年04月10日09:21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哥哥,他们为什么要把工厂建在这么偏僻的山洞里呀?”“因为当时日军封锁很严,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能保护兵工厂。”3月初,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太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市校协作中心,在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举办“‘中国如斯’讲中国故事育时代新人”之“人民兵工精神与科技创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这段中小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是活动中精彩的一幕。

日前,山西大学“‘中国如斯’讲中国故事育时代新人”项目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全国共有100个项目入选,山西大学该项目是我省此次唯一入选项目。

沉浸式体验,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在资源稀缺、设备匮乏的情况下,八路军是靠什么造枪造炮的呢?”面对展览馆陈列的刀枪炮弹,山西大学附小教师王璐瑶和六年级学生王晨溪提出疑问。“指着玻璃展示柜里最简陋的几把锈迹斑斑的带齿纹工具,导游说,这是‘土锉刀’。这些‘土锉刀’,并不是用泥土做的,而是黄崖洞兵工厂的工人们手工制作的简易工具。”从土锉刀、土车床到各种土办法,他们的讲述生动再现了当年工人们生产枪支弹药的智慧。

在“人民兵工精神与科技创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中,山西大学马院组织40余名大中小学师生走进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采取“现场走访+主题讲述+文艺再现”的形式,打造了一堂鲜活生动的沉浸式“红色思政课”。

“黄崖洞海拔1600米,东、南、北三面弧形崖壁与西面的板山崖壁把它围在中间,形成天然屏障。”山西大学马院硕士研究生李博玮和文学院大二学生孔振华讲解了八路军巧用地形布防的智慧。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双手变形,几乎连拿筷子吃饭都拿不稳……”太原市成成中学教师刘源和高二学生张家维同研同讲,重现“炮弹大王”甄荣典的感人事迹。

“工人们没有电钻、没有起重机,只能用铁锹和锤子一点点凿开石头。他们把日军的钢盔、炮弹壳捡回来炼铁,甚至利用民兵拆掉敌人铺的铁轨,用来造枪管……”在太原国科实验学校教师燕波和初二学生王嘉祎的共同讲述中,左权将军带领八路军战士在太行山深处建黄崖洞兵工厂的艰辛历程徐徐展开。

黄崖洞兵工厂作为“人民军工摇篮”,其历史遗存与教学实践形成强烈时空对话。活动中,师生们沿着瓮圪廊峡谷重走运输线,亲眼看到布满弹痕的防御工事,聆听黄崖洞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和兵工人因地制宜、革新技术创造武器生产奇迹的故事,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人民兵工精神的内涵。

五大板块联动,推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转变

3月17日,太原市成成中学大成堂内座无虚席。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子公司党委副书记巩育强应邀在“同心圆讲坛”为师生们作了题为“人民兵工在太行”的专题报告。

此次专题报告也是“人民兵工精神与科技创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大学“‘中国如斯’讲中国故事育时代新人”项目,以《诗经》“如斯如斯”为名,寓意“中国如此壮美,故事如此动人”,这一创新项目正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牵头申报和设计此项目的侯红霞教授介绍,山西大学马院打造的这个项目,由“中国如斯”专栏写故事、现场教学讲故事、云端分享视频传播故事、“同心圆讲坛”示范讲故事、“三螺旋”集体备课探讨讲故事方法五大板块构成。

作为该项目的创新实践,“人民兵工精神与科技创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已如期完成五大板块内容。如,承担现场教学活动主讲任务的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市成成中学、太原国科实验学校、山西大学附属小学的师生,在查阅资料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撰写了《黄崖洞布防智慧与人民战争》《深山里的“炮弹大王”》《左权将军与黄崖洞保卫战》《“土锉刀”与黄崖洞兵工奇迹》等系列小故事,并于日前在加拿大《华侨时报》“中国如斯”专栏刊发。活动还将历史文物转化为教学素材,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思政资源,老师们经过多次集体备课,设计了大中小学师生差异化叙事策略:小学段以“物”为媒,如土锉刀;中学段以“人”为线,如甄荣典、左权将军;大学段以“事”为纲,如黄崖洞的防御智慧,并形成系列视频作品,相关短视频还实现了云上传播。

山西大学马院院长任定成表示,在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以“大手牵小手”的协作模式进行“故事接力”,让学生从“冷眼旁观者”“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和“主动传播者”,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的角色转换。

入脑入心,让红色信仰在青春血脉中扎根

“传统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强,却在亲和度、针对性上存在短板。”在活动总结大会上,山西大学附中党委书记柳成文说,此次活动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范例,其采用项目化、情景化、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合视频、文章、感悟分享与互动交流,生动展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创新理念。太原市成成中学校长张卫民表示,活动巧妙贯通理论与实践、衔接历史与未来,全面整合大中小学及教师资源,彰显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今后会更注重‘讲故事’,因为它更能穿透人心。”刘源对接下来的思政课有了明确方向,“要多讲客观、真实的故事,少一些口号式的言语和宣传,因为客观事实就足以打动人心。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

在黄崖洞烈士陵园,全体师生鞠躬默哀。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汇,信仰与使命传承。“通过讲故事,把山西本土的太行精神具象化为黄崖洞的防御智慧,文化自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这样的思政课更加入脑入心。”李博玮深有感触地说。

“以前在课本上读到抗战历史,总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张家维说,“但当我站在黄崖洞的悬崖边,亲手触摸那些弹痕累累的防御工事时,历史突然变得那么真实、那么震撼。”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讲中国故事育时代新人的实践和具身认知、热认知等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国际传播和跨年龄群体理解问题,努力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任定成表示。(记者李林霞)

(责编:段思齐、麻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