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要闻

5微米突破 撑起压缩机国产化替代

2025年10月11日08:46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华翔集团部件组装车间内,工人正在给料仓上料。申晋光摄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讲述人

华翔集团智能科技部件组装厂厂长 郑丁荣

华翔集团是一家主要生产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的装备制造企业。在白色家电领域,主要生产空调、冰箱核心制冷装备——压缩机零部件,如曲轴、气缸、活塞、法兰等。长期以来,气缸精加工叶片槽磨削设备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面临技术封锁与高昂采购成本的双重困境。

叶片槽的精度必须控制在5微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10。2021年订单旺季,我们急着加购设备,对方一句“产能不足”就拖了半年。仓库里待加工零件堆积如山,客户催单电话不断,我们反复琢磨:不能这样一直被卡着脖子,要自己搞技术突破。

2022年春天,7名骨干技术员把铺盖卷搬进了车间。叶片槽藏在气缸内侧,普通夹具要么夹变形、要么加工时“跑位”。每天去车间,都能看到他们围着旧夹具拆解研究,拆了两台老设备,手上水泡破了又结茧,终于做出稳固的专用夹具。可第一次试加工后,检测显示12微米,远超标准。沉重的压力压着整个团队,负责工艺的老乔蹲在废料堆旁叹气:“每天这样试验也不是办法,报废率这么高,浪费惊人。”必须精细再精细,我给团队打气:“废品我来申请处理,你们只管接着调试。”

此后的日子里,车间的灯极少在午夜前熄灭。白天,团队对着外企设备运行视频一帧帧拆解,三个笔记本记满了齿轮转动角度、导轨移动距离;晚上,他们反复测试调整——缩短导轨长度、减小主轴悬长,哪怕精度只提升0.5微米,都能让大家劲头更足。直到3个月后的一个凌晨,技术员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发颤:“4.8微米!我们做到了!”我听见车间里一片欢腾。

这套设备还增加了砂带抛光工序,气缸表面光洁度大幅提升,加工效率比进口设备高10%,年产量提升13%;如今,华翔的压缩机核心零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30%,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我们的产品支撑了国内冰箱、空调压缩机的国产化替代,成为美的、格力、海尔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现在,每当看着生产线输送带上的零件,我都会想起那些攻关的夜晚——这5微米的突破,不只是一次技术胜仗,更是我们继续推进产业创新、攻坚先进制造的底气。(记者郭玉琴整理)

(责编:武笑、麻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