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 | 山西太原网友建言乱停车与占道经营问题 多部门精准施策
人民网太原10月21日电(记者张婷婷)“辅路上的机动车乱停放与商贩占道经营问题凸显,不仅影响交通畅通与市容环境,更降低市民生活幸福感。”针对这一城市管理痛点,近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山西省太原市市长范兆森留言,建议该市出台“疏堵结合、精准施策”的治理举措,全力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面对辅道管理难题,该网民认为,乱停车根源在于停车位“供给不足”与“信息不畅”,而占道经营则源于民生需求与合规经营场地短缺的矛盾。“单一取缔效果有限,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对此,网民建议“以疏为本,以堵为辅”:一方面要强化供给与引导,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及节假日有偿错时共享内部车位,利用边角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同时整合全市停车数据接入地图APP,实时发布空位信息;另一方面需严格执法与管理,在重点辅路增设违停自动抓拍系统,提高严管路段违停处罚力度,并推广“随手拍”举报程序形成社会监督。
针对占道经营问题,网民提出“划定禁区,设立特区”的思路:在主干道、消防通道等区域划定“严禁区”坚决清零,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同时在背街小巷、闲置场地规划便民服务点或夜市,为合规商贩提供入驻正规市场的优惠政策,实现规范管理与民生保障的平衡。

官方回复截图
收到建议后,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乡管理局迅速行动,结合实际情况推进治理工作。在辅道乱停车治理上,为加强严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交通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城区增设一批移动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无人机),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启用,主要抓拍机动车违反规定停放、临时停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立即驶离(妨碍交通),以及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等违法行为,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全时段监管,弥补人工执法盲区。
在占道经营治理方面,太原市城乡管理局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理念,贯彻“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探索规范市容与保障民生的双赢路径。
“堵”的防线持续筑牢。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在城六区范围内精准划定“禁设区”,涵盖37条快速路、70条主干道、13座重要桥梁、107所学校周边200米区域,以及机场车站、地铁口、十字路口等重点部位,严禁一切占道经营行为。同时,通过高频次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对“禁设区”内严重影响交通、市容和居民生活的违规占道行为坚决清理取缔,确保核心区域环境整洁、交通顺畅。
“疏”的路径不断拓宽。在“禁设区”以外区域,太原市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居民需求和消费特点,合理划定“疏导区”,例如,太原市迎泽区上马街、杏花岭区红沟路等地已设置临时便民经营点,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前提下,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此外,围绕便民市场优化布局,太原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城六区城管部门严格对标《太原市中心城区便民经营点专项规划》,按照“保留一批、取缔一批、新建一批”原则推进便民市场规划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整合)便民市场89个、便民经营点893个,有效缓解了商贩经营场地短缺问题。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回复中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城管、公安、市监等多部门完善的共管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同时创新执法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让治理更精准高效;此外还将加强政策宣传,争取市民更多理解与支持,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为发展建议,为民生献策。您有什么好建议,欢迎通过人民网“人民建议”提交金点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