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卫生健康

中青年高血压防治不容忽视

2025年11月04日09:03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10月中旬,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心内科主任任洁的诊室里来了一位年轻患者,30岁的李先生身高175厘米,体重却达95公斤,在父亲搀扶下艰难落座时已气喘吁吁。“医生,我夜间不能平卧、持续气短……”检查结果令人吃惊:血压高达205/140mmHg,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常年加班、外卖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让这个年轻人的身体提前进入了“老年状态”。

几乎同时,29岁的王女士前来复诊。她身材苗条,看似与高血压无缘,但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全天平均血压148/ 98mmHg,确诊高血压1级。“长期熬夜、靠咖啡提神、工作压力大,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她话语中透着无奈。

类似病例如今屡见不鲜。“10年前,我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如今,3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已占门诊量的三成以上。”任洁介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45亿,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51.6%、45.8%和16.8%。更令人警醒的是,2021—2022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攀升至31.6%,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中就约有1例高血压患者。“数据显示,中青年患者在总体高血压人群中占比约78%。”

任洁指出,中青年高血压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特征。“长期精神压力、持续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在肥胖、代谢异常人群中活跃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则会引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她特别强调,很多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这是个危险的误区。“中青年群体预期寿命长,若长期暴露于高血压环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终生风险会显著增加,持续血压升高会对心、肾、脑等靶器官造成不可逆损害。”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并无明显不适,但“没感觉”绝不等于“没风险”。今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的宣传主题直击当前防治要害。任洁提醒,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等高危因素者需每3—6个月测量一次。对于确诊患者,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测量前要安静休息3—5分钟,晨起测量应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药前进行。“日常要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保暖,避免从温暖室内骤入寒冷环境,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从多维度预防血压波动引发的健康风险。”

对于确诊患者,若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仍不达标,应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与指导下及时启动药物治疗。任洁强调,“在药物选择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用药。”

作为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山西省中心负责人及山西省基层卫生高血压专委会的主任委员,任洁深感任重道远。在高血压防治体系建设中,专委会通过推动早期筛查项目落地、制定统一诊疗规范,建立“筛查—干预—随访”一体化体系,多学科协作模式既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也提高了高危人群筛查率。她表示,高血压防治需要个人、医疗体系与社会的协同发力,唯有中青年群体主动关注自身血压,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规范诊疗与管理,才能有效遏制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守护长远健康。(周慧芳 王晓艳)

(责编:武笑、麻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