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為視障群體“照亮心光”的科學少年

焦搏文、王帆
2021年07月29日10:30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這是電路板、膠槍,那邊還有3D打印機……”在太原第三十七中學120平米的科學實驗室裡孟書綺的介紹熟練而干脆。

靠門邊最顯眼的位置,一台磁式盲文多點觸摸閱讀器,那是他們創造一年的科學結晶。7月19日,在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上,初二學生孟書綺、馮伯堯憑借該項目拿到智能控制(中學組)一等獎的好成績。

孟書綺、馮伯堯在比賽現場。

照亮眼前的這片黑暗

“家裡的一個親戚就是視障群體中的一員,我能切身感受到他生活的不便,對信息的渴求,現在市面上的盲文閱讀器價格很高,我們能不能自己做一款價格低、耐用、能滿足基本功能的盲文閱讀器呢?”孟書綺早有想法。

校內的“夢溪壇”社團活動小組給了孟書綺實現夢想的平台。從2001年開始,太原市迎澤區成為全國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作為首批實驗校,太原第三十七中學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動手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我們的目標。”分管學校科技工作的副校長張霞說。

太原第三十七中學科學實驗室。

“夢溪壇”社團活動小組也是一個挖掘愛好、發現潛能的平台。在社團活動中,有著相似想法的馮伯堯主動和孟書綺溝通,兩人順利結成科學小組。實地調研、繪三維圖、項目實操,盲人閱讀器這一項目“有戲”。

“風起帆揚”這是孟書綺和馮伯堯給小組起的名字,也是他們對未來的期許。

孟書綺負責編寫程序和外觀設計,馮伯堯負責結構設計和機械組裝,科技小組有聲有色。

去年10月起,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成了兩人課余時間最常來的地方。“除了周四、周五的社團課程,周末也經常是背起書包就跑學校,我們相信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馮伯堯說。

“去了盲校之后更有一種責任感”

2021年4月,第一代磁式盲文多點觸摸閱讀器初具雛形。“那時候我們是信心滿滿的。”小隊隊長孟書綺說。

5月,項目在山西省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中獲得一等獎,隨后盲人電子閱讀板也成功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

“不能把閱讀器簡單看成一個產品,也不能為了參賽而參賽,從心出發,發現視障群體的真實需求。”社團指導老師經常“敲打”小組成員。

“鞋子合不合腳隻有穿的人才知道。”省賽結束,一行三人決定親自請盲校師生體驗。

“鍵位太遠容易誤讀”“面板盲文顯示較少”“鍵位凸起高”,在盲校他們詳細記錄了產品的使用感受和不足。

太原市盲童學校老師的一句話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后可以把盲文閱讀器進一步開發成盲用教具產品,大鍵位比較明顯,方便低學齡孩子們觸摸和感受。

小組成員和盲校老師交流。

“科學不是無根的浮萍,長在生活的土壤裡才有生命力,看到盲校同學們摸盲文就和看漢字一樣快,我們也應該盡己所能用科學的力量去幫助他們。”孟書綺說。

將亞克力板替換為碳纖維板,把塑料凸起裝置變為精度更高的3D打印件,優化板內磁鐵排布結構……用視障群體看世界的方式改進產品,第二代磁式盲文多點觸摸閱讀器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對待科學要有一種尊敬的態度”

7月19日,“風起帆揚”小組踏上去北京的高鐵,征戰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智能控制組的賽場。

評委現場體驗磁式盲文多點觸摸閱讀器。

“在全國賽場看到非常多好的想法和創意,智能頭盔、創新車廂、防疫服務機器人……好的靈感都是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對待科學更要有一種尊敬的態度。”馮伯堯說。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風起帆揚”小組拿下了創意作品單元智能控制(中學組)的一等獎,學校的另一個項目“風帆小車”也獲得了風能利用(中學組)的一等獎。

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頒獎現場。

“三位同學的表現都很出色,我經常被他們的熱情感染。”張霞說,“綜合實踐活動和科技實踐活動在三十七中已有二十年的歷史,‘雙態課堂’‘選課走班’教學模式逐漸成熟,鄭懿銘、孟書綺、馮伯堯就是活動的受益者,我相信還有更多的孩子能從中走出來,更好地發展自己。”

眼下,暑假生活已經開啟,太原第三十七中學的科學實驗室每天依然人頭攢動。編寫程序、動手組裝、反復測試,實驗室裡充滿著好奇的探索和青春氣息。

“人們總喜歡沿著前人的路走,但是也總需要有人開拓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馮伯堯說,“科學對我的吸引力正是在無窮的未知中。”

談到未來,馮伯堯想學地理、天文或者土木工程,這是他的熱愛所在。孟書綺在手機上關注了B站的學習博主,准備繼續學習編程課程……

賽后,一切從新開始。馮伯堯把比賽時穿的T恤認真疊好收藏起來,上面的話他很喜歡——“探知未來”。 

(責編:焦搏文、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