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呂梁實踐”

桑莉媛 麻潞
2021年07月30日10:3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從市委書記孫大軍進袁家庄社區收到設立愛心驛站的建議,到全區15家愛心驛站即將投入使用,歷時僅19天。”——面對這份辦結“成績單”,呂梁市離石區鳳山街道袁家庄社區主任張建強做好基層工作的底氣更足了。

像袁家庄社區一樣,社區治理變革正在山西省呂梁市更多社區發生。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基。如何使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山西省呂梁市的回答是: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點在社區治理中的基礎作用,進行“領導干部+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聯絡站+社區治理”的實踐。

領導干部主動下沉——

“問題清單”變“履職清單”

“艷東啊,你有什麼想解決的事兒?”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建議在社區附近的合適地段設立一個愛心驛站,給過往老年人、殘疾人,特別是環衛一線保潔人員,提供臨時避風雨的休息場所。”

“這是一件‘暖心事’啊,我們必須做到位!”

……

6月30日晚7點半,呂梁市離石區鳳山街道袁家庄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內氣氛熱烈,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與群眾代表圍坐一起,在親切溫馨的互動交流中,聽大家聊民生實事、提意見建議。

從設置快遞取件櫃到老舊小區改造,從街巷道路維修到治理社區小廣告等,一件件具體事、身邊事,都是社區群眾關心關注關切的問題。孫大軍認真聽、詳細記,逐一回應,並和大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

第二天同一時間,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在離石區濱河街道永寧社區,與社區網格員、居民代表面對面詳細交談。針對群眾反映的老舊衛生間修繕、增加市中心綠地游園等問題,他表示要把大家的意見建議梳理歸納,協調有關部門加快解決。

3月20日,呂梁市出台《市委常委定期深入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點聯系群眾制度》,要求常委班子成員率先深入聯絡站聯系群眾,並逐步推廣到市級四大班子和各縣(市、區)領導。根據市委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及時跟進落實,出台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點)運行的指導意見》,對代表聯絡站(點)作出了具體部署。目前這項制度已推廣到市縣兩級四大班子領導成員、法檢“兩長”。

“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要立即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要逐條梳理研究、細化任務分解、專人跟蹤督辦、及時反饋答復。”孫大軍強調,一定要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絡站點這座“連心橋”,把群眾訴求反映上來、匯集起來,轉化為改善民生、推進工作的具體舉措。

面對面服務群眾,讓老百姓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管,正是呂梁建立市、縣領導定期深入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點聯系社區群眾制度的初衷。

“起初還有點緊張,但領導們一點架子都沒有,是真心實意地為我們解決問題。”回想起當天大家暢所欲言的場景,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的居民任春艷仍激動不已。“我反映了空巢老人社區養老的問題,孫書記像拉家常一樣,仔細地詢問了我很多細節。”

兩周內,任春艷提出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北京福祉之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與生態園社區簽訂了協議,入駐社區服務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及文化娛樂生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開展健康巡訪活動﹔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採取“上門問診+遠程醫療”的辦法﹔完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各項服務功能,真正讓社區老人舒心、子女安心。

呂梁市委督查室牽頭對匯總的意見和問題建立台賬,明確責任單位、解決時限,下發督辦函,統一納入13710督辦系統,實施閉環管理,推動群眾訴求事項限時辦結,辦結事項及時反饋群眾。縣市區、市直有關單位專題研究解決駐點聯系工作中群眾提出的具體問題,制定落實方案,形成問題、責任、整改“三清單”。對共性的、需市級層面統籌解決的問題,市委、市政府統一研究解決,建立長效機制,避免同類問題反復出現。

如今,呂梁探索形成了“群眾反映情況登記在冊—站點匯總梳理—分級分類處理(辦理)—向代表和群眾反饋—群眾評議打分”的“五步驟”閉環工作模式,在提高群眾建議意見辦理實效的同時,又促進了聯絡站的規范化建設。

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地氣才能“接起來”,實績才能“干出來”。截至6月29日,呂梁市四套班子累計收集到群眾提出的問題269個,辦結132個,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和“貼心小事”得到有效解決。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台下看客”變“台上主角”

一名黨員溫暖一棟樓,一個支部引領一個小區。

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小區作為居民生活的基本場所和城市治理體系的末梢單元,越來越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

“小區黨支部成立后,黨員在家門口有了組織,居民們有了主心骨,大家對小區的治理和建設更有信心了!”經過小區居民推選,街道、社區考察后,有熱情、有公心、有威望的退休黨員高衛平成為了離石區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祥和小區黨支部書記。

他帶領黨員積極解決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豐富小區黨支部的服務職能,確保居民“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網格”。道路干淨衛生,車輛停靠整齊有序,鄰裡互幫互助,祥和小區院內一派群眾自治的和諧景象。

“我是一名有著46年黨齡的退休黨員,能夠有這個平台發揮余熱,為身邊的居民群眾再多做一點事,我倍感榮幸。”古稀之年的高衛平神採奕奕,胸前佩戴的黨員徽章溫暖而奪目。

作為呂梁市政府所在地,離石區按照市委“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指示要求,全力推進“把支部建進小區”,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以小區治理的精細化促進城市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現小區治理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把原來分散的黨員以組織的形式凝聚起來,通過‘居民自治’完成了許多依靠政府投資完成不了的事情。解決了市區職能一體化、完善水電路基礎設施、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等許多民生實事,更破解了許多社會治理難題和懸而未決的頑瘴痼疾。”呂梁市離石區委書記張潞萍說。

離石區依托兼職委員制度,把26個城市社區、1個村改居社區全部升格為社區黨委,在居民小區設立黨支部,樓宇或單元設立黨小組,遴選政治強、威望高、善管理、有熱心的黨員,進入各級黨組織兼職工作。推行“黨建引領+全科網格”模式,整合黨建、綜治、城管等各類網格功能,建強基層戰斗堡壘。截至目前,已成立第一批143個小區(網格)黨支部、86個樓棟(單元)黨小組,30余名退休退職黨員干部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

各小區黨支部在開展治理工作時,組織召開小區各類組織和業主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聽評會、懇談會,傾聽居民心聲,理順各方關系、化解各種矛盾,最廣泛地動員小區居民群眾支持小區治理,營造和諧鄰裡關系。

“俺們小區願意操心的人多,黨組織帶領大家管得可好了。大家伙兒之間有了‘熱乎氣’。”濱河街道永寧社區益眾小區居民吳鎖平樂呵呵地說,黨員和志願者經常到小區開展志願活動,集中整治環境衛生,聯合物業專業人員狠抓綠化,還給居民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樁。

從居民信息登記、社情民意收集,到社會治安巡查、應急排查反饋、矛盾糾紛調解,再到政策法規宣傳和組織居民活動等工作,黨員化身先鋒堡壘,一個個網格交織成一張平安網、幸福網,讓居民安有所居、居有所樂。

黨員來社區報到——

“九龍治水”變“攥指成拳”

“我是在職黨員,來居住地社區報到。”6月24日,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梁志勇以普通黨員身份,向居住地社區黨組織——新義街道府東社區黨支部報到。

按照黨員向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流程,梁志勇向工作人員交上《黨員到社區報到卡》《黨員基本情況登記表》,領取回執單,並在“黨員進社區服務清單認領卡”上簽字。認領的服務內容為府東社區需求清單中的“急需增設辦公和活動場所”。

黨員進社區做什麼,如何讓群眾得實惠?

4月,呂梁市出台《關於深化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的七條措施》,指導市直工委、各縣區做好黨組織、在職黨員進社區聯系服務群眾的“雙報到”活動,引導各級黨員干部走出機關門,走進尋常百姓家。

“要讓每一名黨員在崗位上創一流、在社區裡作表率、在家庭裡盡責任,形成黨員在八小時之內由單位黨組織管理、八小時之外由社區黨組織監督的‘全天候發揮作用’機制。”孫大軍說。

在孝義,市四套班子領導同志分別前往居住地社區報到,分別認領了社區支部提出的關於加強物業管理、規范小區車輛停放等需求清單﹔在文水,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在職黨員根據社區黨建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點特長,參與社區環境整治、義務勞動、政策宣講、糾紛調解、交通勸導、扶貧幫困、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活動﹔在興縣,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共建,探索推行“摸准群眾需求—准確對接需求—解決群眾難題—評價服務成效”的服務路徑……

今年以來,在呂梁文明城市創建中,“雙報到”工作發揮了突出作用。社區組織在職黨員定期對轄區環境衛生進行“組團式攻堅”,特別對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居民樓院等一些常年堆積、散落暴露的生活垃圾進行清理,對電線杆、小區牆面樓道亂張貼、亂涂寫的城市“牛皮癬”集中鏟除。“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模范作用,既能提升社區環境,帶動廣大居民積極投身到創建工作中,也能營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氛圍。”離石區濱河街道交通路社區黨委書記王夢霞說。

當前,呂梁市共有42522名黨員深入263個社區報到服務。從居民信息登記、社情民意收集,到社會治安巡查、應急排查反饋、矛盾糾紛調解,再到政策法規宣傳和組織居民活動等工作,黨員化身先鋒堡壘,一個個網格交織成一張平安網、幸福網,讓居民安有所居、居有所樂。

這是一個個黨員以身作則的見証:亮身份、見行動、下基層、聽民聲,以黨風促民風,構建黨建民生“同心圓”。

這是一個個社區群眾的切身感受:路平了,環境好了,出行方便了,煩心事有人管了,“微心願”實現了。

這是一個個社區治理理念的躍升:民眾疾苦需求登記在冊,民生短板補齊補全,問題動態解決“清零”,讓居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孫大軍表示,基層治理工作任重道遠,但事無難易,惟在用心。呂梁市將一如既往,群策群力、迎難而上,以新辦法、新探索,破解難題、激活潛力,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貢獻呂梁力量。 

(責編:桑莉媛、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