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忻州:追光逐風打造綠色能源產業基地

2021年08月21日07:23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8月的忻州是五顏六色的,雲淡風勁。沿著二廣高速、靈河高速一路向忻州西部行駛,藍天白雲間,一架架乳白色的大風車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崇山峻嶺間,巨大的三葉扇隨風而動,令人震撼。

截至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844.33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佔總裝機的56.59%,佔比位居全省第一,綠色能源發電裝機總量位居全省第一。

這是忻州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打造全省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的一個縮影,也映射出忻州全力打造新能源強市的決心。

忻州東踞太行連京津,西倚黃河望陝蒙,南越石嶺通太原,北隔長城攬雲朔,地貌宛如一隻鴻雁振翮高舉、奮翼飛行。這裡地質環境復雜,礦種不僅繁多且蘊藏量極為豐富,水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產業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

高標准謀劃,高站位推進。推進能源革命以來,忻州扛起“排頭兵”“主陣地”的旗幟,在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採、促進煤炭清潔高效深度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構建綠色低碳消費體系、強化能源科技創新、發展壯大能源關聯產業、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加強能源開放合作等方面,播下一顆顆“綠色的種子”,厚植著忻州將“資源”變“資產”的優勢,全力打造綠色能源供給基地、綠色能源產業集群、綠色能源供給保障樞紐、綠色電力消費城市、綠色能源創新發展環境。

作為產煤大市,忻州不遺余力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目前,忻州煤礦數量由81座壓減為67座,先進產能佔比81.8%。在27處智能化採掘工作面建設中,晉保煤業智能綜採面已基本完成建設﹔大橋溝煤業智能綜採面的設備已安裝完畢﹔神華保德煤礦、南溝煤業智能綜採面正在積極建設中﹔上榆泉煤礦在立項審批階段﹔與此同時,晉保煤業已建成智能掘進面1處﹔晉保煤業另1處智能掘進面、神達金山煤業智能掘進面和陽坡泉煤業智能掘進面正在進行設備採購及安裝,其余17處正在進行編制方案等准備階段。

忻州要走出一條高效率、高安全度、高水平人才,低損害、低排放、低傷害的“三高三低”轉型發展新路。

去年年底,忻府區秀容街道東王村660余戶村民全部完成“煤改電”。“今年冬天不用再搗炭掏灰了,家裡也會干干淨淨,‘煤改電’后,安全、環保、健康。”提到“煤改電”,村民賈蘭田豎起了大拇指。

從2017年至今,忻州統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在推進中,亮點頻出:忻府區利用空氣能進行區域集中供暖、原平市有效利用干熱岩地熱資源供暖、繁峙縣雁頭村利用槽式太陽能供暖、大營鎮採用風電清潔能源供暖、忻州經濟開發區半導體產業園東區投入2000余萬元,建成HTM供熱機組,實現PSS車間供熱……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同時也打贏了藍天保衛戰,成就了“忻州藍”。

從“熱炕頭、燒煤爐、蜂窩煤”到“清潔取暖”,反映了新農村的發展變化,也見証著能源革命惠民利民的初心。現在,《忻州市2021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今年,忻州將為19.1634萬戶實施清潔取暖計劃。

山西鋁業五台天和鋁土礦區,曾幾何時,山坡荒蕪,岩石裸露,草木稀疏。177.575公頃的荒山、荒坡復墾綠化后,油鬆、沙棘、楊樹、槐樹、苜蓿、荊棘等植物讓這裡綠意盎然,鬆鼠、雀鳥、野雞隨處可見,生態系統日益完善。

2020年10月,山西鋁業五台天和鋁土礦入選《山西省2020年度綠色礦山創建名錄》。至此,忻州11個企業列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庫,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忻州在能源革命中的步伐也愈加堅定。

實施能源革命以來,忻州全力推動“晉電入皖”“晉電送浙”特高壓通道項目。5月19日,忻州市能源局與三峽集團山西分公司、同華軒崗煤電二期項目、華潤寧武煤電二期項目等六家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忻州市“晉電入皖—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合作協議和承諾函。6月中旬,省能源局向國家能源局上報了“晉電入皖”“晉電送浙”示范項目。

積極打造能源綠色低碳消費體系,率先印發《忻州市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全市城區230輛公交車、712輛出租車也已全部更新為新能源車。

以科技創新為基點,加速提升科研成果轉化力度,認定了原平山西東昌實業有限公司忻州市管狀皮帶機研究中試基地、定襄山西恆躍鍛造有限公司忻州市高端異形環件精鍛研發中試基地、原平山西新聚星鍋爐有限公司忻州市供暖除塵設備研發中試基地等3家市級中試基地,實現零的突破。

隨風旋轉的大風機、綿延數公裡的光伏板、爽朗舒心的“忻州藍”……承載著忻州兒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造全省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美好願景的大船,正一路劈波前行。(記者鄭娜)

(責編:雷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