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產業經濟

科技應用助力電網運維 山西輸電線路大變身

2021年08月23日11:56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目前,全省超(特)高壓線路共146條,總長度超過1萬2千公裡。數字化、智能化運維既是對這些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緊迫的工作。”8月20日,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負責人介紹到。近三年來,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在超(特)高壓輸電線路運維方面加大科技投入,以數字化提升生產力,全景智慧物聯,無人機自主巡檢,智慧線路建設,一項項科技應用助力電網運維更加安全、低碳。

在500千伏侯陽一線智慧線路開展線路狀態實時感知與智能診斷。盧德澧攝影

全景智慧物聯平台助力安全運維

2021年至今,全景智慧物聯平台共告警1934條次,其中機械外破1078條次,等級火點及煙警告警807條次,異物告警39條次,溫度波動異常告警10條次。”8月19日,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智能調控班班長張瓊瑞說。

據了解,自2019年起,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聚焦“立體巡檢+集中監控”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運維新模式,建立起全景智慧物聯平台,實現了公司50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的全景展示、智慧感知和智能運維監控。全景智慧物聯平台的建立橫向覆蓋輸電線路全業務場景,縱向滿足公司管理、監控和一線班組需求,工單管控、移動巡檢,智能研判等模塊有效的服務了基層巡視人員開展現場作業。平台的成功應用對設備狀態、通道風險、巡檢結果、到崗到位及安全督查等信息進行了總覽、統計。同時向一線巡視人員提供了計劃制定、任務分配、巡檢作業、隱患(缺陷)管理、工器具和備品備件維護、設備監測等服務。

通過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低功耗無線測溫傳感器,分布式光纖覆冰監測裝置,智能異常狀態監測裝置,圖像、視頻監拍,紅外視頻在線監測,駐塔機器人,全息互聯等智能感知設備的應用,讓設備更加擬人化,實時感知裝置收集設備的各項指標越來越高效、精准。

“全景智慧物聯平台就像一隻巨型眼睛,把分布在山西大地上的輸電線路縮小在你的面前,同時又像神經網絡般的精確守護著電網安全。”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智能調控中心主任閆宇說。

無人機自主巡檢提升高效運維

“無人機自檢正常,GPS信號正常,RTK信號正常,自動返航高度設置完畢,繞塔速度設置完畢,航線導入檢查完畢,申請開始無人機自主巡檢作業。”8月20日,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運檢一分部設保班班長袁飛頂著烈日,在500千伏臨稷線開展無人機自主巡檢工作。

放在過去,一名線路巡視人員拿著望遠鏡和照相機對線路本體及通道進行排查,最快要20分鐘才能完成,現在有了無人機自主巡檢,隻用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基杆塔的所有排查工作。通過人機協同工作模式,利用搭載著高清相機的空中無人機,短短1天,就完成了500千伏臨稷線共計10基杆塔的狀態巡視。

智能代替人工是推動輸電線路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也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2021年3月,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自主巡檢航線規劃工作拉開序幕。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全省超(特)高壓線路9314基鐵塔的航跡規劃,預計年底將全部實現線路的三維可視化和無人機自主巡檢航跡全覆蓋。經了解,一基500千伏的單回路直線塔需標記20個航點,當無人機進行自主巡航時,飛機將在各個航點對鐵塔進行拍攝,在鐵塔各方位進行全面精細化巡視。巡視完畢后,無人機將會自動按照起飛前操作員選定好的航跡進行下基鐵塔的線路巡視工作。巡視完成后,無人機將會自動返航,安全降落至起飛點。

“激光點雲數據處理系統就像是在紙上畫點,密點成線,線繪成塔。這樣由一個個點成比例的還原了鐵塔的樣子。在這樣的三維模型下,一條條無人機自主航跡被繪制,組成了自主航跡規劃系統。同時在無人機巡檢業務管控平台上,后台可對全公司的設備、人員、作業進行統一管控,直觀的看到公司飛手、裝備配置等信息以及每天的飛行作業情況,時時監管工單進度。”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女無人機機手李冰倩說。

通過任務派發,現場作業,數據處理,三維建模,航跡規劃,現場應用這一作業鏈條,用飛機代替人工,全方位開展線路巡視工作,智能高效的完成巡視任務助力超(特)高壓輸電線路運維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智慧線路建設“加碼”數字運維

“500千伏侯陽一線是山西省的重要外送通道,2015年因山火跳閘一次,2017年因異物跳閘一次,2018年因山火跳閘一次,2019年因覆冰跳閘一次。侯陽線的盂縣段,歷年來是山火頻發區,每年一到防火季節,巡視人員就得24小時三班倒,四處巡視,疲於查找火源,但在2020年隨著駐塔機器人,紅外視頻在線監測等設備的安裝完成,再無跳閘情況。500千伏侯陽線是省內建成的首條智慧化線路。”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三分部班長賀智海、金健介紹到。

智慧化線路的建設大大提高了線路的科技含量,從多方面極大的提高了超(特)高壓線路的穩定性,相比傳統的依靠巡線員來不間斷巡視現場更加高效、低碳。近年來,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不斷加大設備科技投入,穩步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

2020年12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首條智慧化輸電線路——500千伏侯陽一線順利建成。智慧化輸電線路的順利投入實現了后台在線監控線路故障電流,實時感知導線線夾等金具溫度,設備周邊氣象信息,監測地線覆冰荷載並智能評估線路冰害風險等級,定位辨識異常放電情況,自主精准巡視和紅外測溫,所有感知設備的運行、智慧技術的應用,將“被動應對”線路巡視轉變為“主動預防”。

“智慧線路的建成是對線路通道狀態的可知可控,會提升晉電外送通道管控能力。”國網山西輸電檢修公司運維部副主任李杰說。

2021年8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發《輸電專業集中監控建設指導意見》,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設備部、輸電檢修公司積極響應,針對山西境內超(特)高壓線路長,人均運維壓力大的實際情況,不斷深化科技手段應用,全面推進安全運維、高效運維、數字運維,夯實電力輸送通道,護航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杜衡) 

(責編:朱紫陽、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