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教育

右玉縣:塞上綠洲聚英才  省校合作譜新篇

2021年08月24日17:1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八月的右玉,綠海蕩漾、滿目蒼翠。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省校合作”戰略正在譜寫人才強縣“春天的故事”,奏響了全方位推進全縣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開展以來,右玉縣按照山西省、朔州市關於深化省校合作的決策部署,以建設“12 大基地”為載體,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持續創新合作模式,細化合作項目,完善合作機制,集聚高層次人才,打造創新平台,落地產業項目,形成支撐促進右玉發展的人才和智力保障,為全面推進美麗右玉、富裕右玉、文明右玉、活力右玉、健康右玉建設鑄就強大引擎。

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責任擔當

“作為右玉精神的發祥地,我們堅持把人才強縣戰略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精神高地、人文寶地、旅游勝地、康養福地、投資窪地優勢,以更大力度聚天下英才,助力右玉高質量綠色發展。”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張震海擲地有聲。

右玉縣委、縣政府把深化省校合作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認真謀劃,精心部署,迅速啟動,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學習傳達,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縣委常委會議先后兩次研究方案和領導機構、議事規則,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深化省校合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2個專項工作小組,制定了總體工作方案和專項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細化舉措和落實要求。

縣委、縣政府把“12 大基地”建設作為全縣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動力和引擎,一體推進省校合作和打造創新要素集聚的產業鏈集群相關工作,建立書記和縣長任雙組長,由三名縣委常委、兩名副縣長按分工牽頭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縣直有關單位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縣委組織部組建5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工作統籌、協調、對接等工作,同時建立“日報告、周調度、旬報告、月小結、季總結”工作機制,緊鑼密鼓推動工作進行。建立專題會議制度,先后召開“深化省校合作 建設 12 大基地”協調推進會、專題部署會,對省校合作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進。縣政府先期已下撥100萬元保障經費,初步形成了“縣級領導+牽頭部門+工作專班+高校”的省校合作運行機制。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結合12大基地目標任務和縣級領導分管工作,右玉縣又專門設立12個大專班,由縣級黨政班子成員親自挂帥推動任務落實。同時由牽頭單位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對接高校小分隊,通過聯絡校友、右玉籍在外人才、挂職干部、上級部門等多渠道,帶著需求清單與合作意向赴目標高校進行前期接洽,先后與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等20余所省外高校進行深入對接。

在此基礎上,右玉縣建立“軍令狀”制度,針對重點合作項目,責任到人,緊盯不放、跟蹤問效,及時分析調度,掌握情況,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標志性成果。截至目前,已與北京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17所高校簽約,共涉及23個基地建設,包括高校優質生源基地、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

聚焦發展優勢 打造特色基地

蒼穹下的古堡,蜿蜒的長城,古朴的民居,原始純朴的生態環境……每年幾十家國內高校的藝術院系師生和眾多專業畫家慕名寫生創作,生成了國內油畫界獨有的“右玉現象”。

今年以來,右玉縣充分利用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深度拓展西口文化、古堡文化、邊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在右衛藝術糧倉建設文化產業實習實訓基地。

右衛藝術糧倉位於右衛特色小鎮,佔地12畝,由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親書牌匾,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主任白羽平設計主展門廳。藝術糧倉依托右玉得天獨厚的丘陵地貌、滄桑悠久的邊塞歷史等50多個風光各異的寫生點,以右衛古鎮為基地,建成一座集寫生、創作、旅游、實習、研學、游學、展覽、住宿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區,可為500多位藝術類大學生提供寫生、展覽、攝影、創作等實習實訓崗位。目前,已與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延安大學等12所高校實現合作挂牌,與10多個省40余所高校有過合作。4月份以來,已接待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大同大學等70余人實習實訓。

右衛藝術糧倉只是右玉縣“12大基地”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縣已建和在建人才基地23個,涵蓋林業、羊肉、馬產業、亞麻籽油、沙棘、雜糧、生態、寫生、紅色教育等具有區域特色的專業領域,在推動人才引進向前端延伸、吸納人才參與全縣綠色發展以及扶持大學生創業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強化引才聚智。右玉縣用最優質的資源、最美麗的風景、最完備的設施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訓資源和“食住行旅學”等系列服務,吸引全國大學生來右實習實訓、就業創業。在原白頭裡鄉政府舊址改造建設鄉村振興實習實訓基地﹔深度拓展右玉生態羊肉和草顆粒加工特色,在山西祥和嶺上農牧公司建設草牧業實習實訓基地﹔深度拓展山西玉龍馬業公司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建玉龍國際賽馬學院右玉校區特點,發展壯大馬產業,在縣職業中學建設馬產業實習實訓基地。

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圍繞右玉精神紅色資源,聚焦右玉精神展覽館、綠化豐碑、四五道嶺、鬆濤園、烈士陵園、右衛古城、黃沙窪、縣委舊址、右玉縣博物館等,吸引重點高校來右開展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目前,已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山西大學電力與工程系6所高校的130余名師生來右玉開展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高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激發創新活力。依托省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台,努力打造山西祥和嶺上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積極吸納高校科技成果在我縣開展轉移轉化,有條件的可共建產業園。

高校優質生源基地培養優質人才。加強重點高校的交流和溝通,把右玉一中作為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探索高校與右玉一中優質生源聯合培養新模式,發揮生源基地示范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高校培養選送優秀高中畢業生,特別優秀的給予獎勵,建立貧困生助學資金。健全右玉籍優秀大學生數據庫,將升入重點高校的右玉畢業生納入優秀大學生數據庫,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截至目前,右玉一中已被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16所高校授牌優質生源合作基地。

高校農產品供應基地推介農特產品。建成右玉農產品展銷館,遴選一批優質企業的亞麻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精品羊肉、沙棘系列產品進行集中展示,緊扣高校需求,為高校師生提供訂單式、承包式、體驗式、定制式服務,宣傳推介塞北飲食文化,將右玉優質雜糧、羊肉、農產品等輸送到大學食堂、大學餐桌。目前,已在山西醫科大學校園建立右玉特產超市,右玉優質土豆、綠色瓜子等農產品已經進入山西醫科大學食堂。

技能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打造勞務品牌。依托“中華糕點”“永安物業”“寶潔家政”等勞務品牌,通過開展有組織的技能人才供需合作,組織右玉技能人才到高校就業,不斷提升右玉勞務品牌在全國高校的知名度、吸引力,更好地為高校服務,與高校實現互利共贏。右玉縣人社局成功與北京大學會議中心簽署省校合作技能服務人才供需框架協議書。

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樹立共贏典范。鼓勵高校及其人才團隊積極參與右玉縣科技重大項目揭榜招標,重點打造山西中大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

智庫合作基地激活創新動能。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重點圍繞林業、生態等方面,積極聘請高校人才開展決策咨詢、規劃設計等活動,與高校建立智庫合作。目前,右玉縣已與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簽署智庫戰略合作協議。

多點競相發力 拓展省校合作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右玉縣多方聯動,多點競相發力,乘勢而上推動更多的創新要素在右玉充分涌流,縱深推進省校合作。

強化溝通對接,集聚發展動能。該縣通過網絡、郵件等方式,加強與已對接高校的交流溝通力度,對中國傳媒大學、同濟大學區塊鏈研究院、蘭州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等15所未簽約的高校,爭取就相關合作盡快簽訂協議﹔對已經簽訂框架協議的高校,進一步細化合作項目,使合作落到實處。

健全保障措施,提高服務水平。結合實際,右玉縣出台了關於促進高校大學生來右就業創業的十條優惠措施,面向簽約高校及優秀大學生拋出“橄欖枝”,發出“大禮包”,真心實意地吸引高校畢業生來右就業創業。同時繼續做好各大基地的服務保障工作,提供設施更優、環境更好的住宿、就餐等保障服務。

建立完善對接簽約台帳,加強日常管理。緊扣省校合作院所,建立完善對接簽約台帳,厘清合作內容、標明合作進度,確保校地合作工作台帳明晰。

“發展大計,人才為本。接下來,在完善長效機制的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將省校合作從高度、深度、廣度拓展,努力打造科研成果轉化平台、技術攻關合作平台、人才精准引入平台、創新創業展示平台,搭建產學研融合機制和校地合作機制,通過項目引領和考核引領,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和優勢,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國梁鏗鏘有力。

綠色是右玉人改天換地的歷史印証,亦是右玉人迎客的國際語言。未來,右玉致力在這片綠色家園上“筑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聚才引智”引領創新發展,在新時代創造新的輝煌。(辛泰、雷 鳴) 

(責編:麻潞、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