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走進鄉村看小康】靜樂“庭院經濟”美了鄉村熱了民心

2021年08月28日07:53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走進靜樂縣段家寨鄉木瓜山村王好俊家,紅磚鋪路,木柵圍欄,三分地大的院子布置得井井有條。初秋時節,挨牆一溜南瓜,揮舞著蒲扇大的葉子已經爬上了牆頭,柵欄裡一架架西紅柿、豆角,一畦畦茄子、辣椒,紅的紫的你擠我擁。

“去年這個時候,院子可不是這樣。土院子,還堆著些柴草。”76歲的王好俊正在摘豆角,准備出售。他樂呵呵地說,“今年搞開了‘庭院經濟’,把雜物清理出去,縣裡資助了紅磚柵欄,免費提供了菜秧苗。院子干淨整潔漂亮了,長出的菜也能換成錢了。”

作為曾經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靜樂縣,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后,謀篇布局銜接鄉村振興中,加強林、果、花、草技術應用,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穩定脫貧的“助推器”,激活鄉村經濟的“新引擎”,讓方寸小院寸土生金。

“太原后花園、忻州特色縣、鄉村橋頭堡是靜樂縣的三大定位。”縣委書記王昕說,“我們將農家小院融入到鄉村振興的大局中,提出‘五個一’模式,就是全域發展‘一塊菜地、一片果林、一窩家雞、一間客房、一桌土飯’,喚醒廣大農村沉睡的,也是農民手中寶貴的閑置資源,讓毛細血管活力充沛。小小院落串聯起來,就是動力強勁的假日經濟、后備廂經濟。”

王好俊家坐落在汾河川,出門就是靜汾公路,過了公路,就是千畝藜麥和向日葵田。他指著滿是希望的農田說:“到了秋天,這裡就是花海,五彩的藜麥、金燦燦的向日葵花盤組成一條汾河岸邊上的彩帶。”

記者注意到,王好俊家院牆外的空地上,除了一行行木瓜樹,還有一簇簇月季和海娜花,開得姹紫嫣紅。王好俊自豪地說:“這是我主動栽下的,環境變美了,日子變好了,咱不能袖起手當觀眾。”

無論是鵝城鎮楊家灣村45歲的武迎芳,還是豐潤鎮李家庄村70歲的高鎖拴,還是神峪溝鄉神峪溝村38歲的李變英,說起“庭院經濟”,個個喜笑顏開。這個說,靜樂生態好,拿到了“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又獲得了“中國生態食材示范區”稱號﹔那個說,靜樂人文環境好,既是全國衛生縣城,又是全國文明城市﹔說得最多的是靜樂獨特的旅游資源,天柱山、懸鐘山、文廟、國家濕地公園等景點……這些都是他們小院變成“聚寶盆”的支撐和依賴。

按照規劃,今年靜樂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促進休閑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業融合發展,發展觀光、休閑、採摘、體驗式旅游設施農業。其中以“出景觀,見效快”為原則先期種植杏樹4500株,打造“一片果林”示范村﹔以戶為單位種植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品種,全面發展“一塊菜地”﹔在全縣12個鄉鎮,以戶為單位全面發展“一窩家雞”。首期打造200-400戶示范戶,並對200-400戶農家院子進行評選,首期示范戶發放“最美靜樂院子”獎牌,每戶補助5000元。

“發展‘庭院經濟’可以說是人人能參與,戶戶得實惠。”靜樂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郝麗軍說。到目前為止,縣財政共拿出710萬元,在全縣12個鄉鎮221個行政村全部開展,戶覆蓋率達74.3%,平均每戶投資695元,1萬余常住戶戶均0.38畝菜地,種植品種主要為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庭院經濟”“一塊菜地”,能夠實現蔬菜的精細化管理,鬆土、除草、補施農家有機肥,在提升產量的同時實現了品質的提升。下一步,將重點開發“靜樂小院”App、微信小程序和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定期線上推送宣傳文案、圖片、視頻等,同時線下配合開展靜樂農產品巡展活動,實現農業增產、農村增綠、農民增收。

採訪期間,又傳出好消息,陸港物流園正式落戶靜樂縣,小院蔬菜外銷有了新的通道。與此配套的供銷系統已經聞風而動,開始陸續在各村開點設攤收菜。王好俊高興地說:“守著這三分院子,測算了一下,全部種上西紅柿,按每斤一塊二算,大概能收入2000多元。”(記者王利強)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