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瓷韻雅趣

賈  堯
2021年08月28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佳縣博物館藏黃河詩八角枕。

  運城博物館藏黑地白粉書詩文八角枕。
  賈 堯供圖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在河津窯的一個金代瓷枕上,意外看到白居易《長恨歌》的詩句。中國古代的瓷枕已經是很讓現代人匪夷所思的器物,還要將詩文寫在瓷枕上,我們無從考証這樣美妙的想法最初是怎樣浮現在匠人的腦海裡,但事實上,詩文題材是河津窯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山西河津古稱“龍門”,北宋時因境內有黃河渡口而改名河津。河津位於黃河與汾河交匯的三角地帶,自唐代起,瓷器生產歷千年不絕。公元12世紀前后的宋金時期,河津因靠近政治中心開封,人口增加,經濟繁榮,瓷器生產達到鼎盛。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河津固鎮進行的搶救性發掘,發現一處宋金瓷窯遺址,不僅填補了這一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為國內外相關瓷器文物找到了燒造窯場,而且揭示出完整的制瓷產業鏈,為研究宋金時期河津窯的制瓷流程、燒窯技術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並因此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北宋精細白瓷和金代裝飾瓷枕代表了河津窯的工藝水平及產品特色。其中金代瓷枕分高溫粗白瓷枕和低溫釉陶枕兩類,造型以八角形和腰圓形為多。河津窯工在借鑒周邊窯場技術的基礎上,非常注重在藝術、造型、裝飾、色彩和內涵方面的重塑,並形成了鮮明的自身特色。而攜帶文人氣韻的詩書題材瓷枕,其文字內容或是唐宋名家詩詞,或為地方文人佳作,書法藝術水平也很高,表現形式多樣,幾無錯別字。在瓷器工藝上,呈現完全可與文人比肩的書法之作,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前所未見的。

  書法枕的表現手法可分三類。

  一類是在白色化妝土表面或減地處蘸黑彩書寫。

  一類是採用剔花填黑彩工藝,再蘸白色化妝土書寫,畫面對比鮮明,立體感強,有淺浮雕效果。比如,一件白地剔花填黑彩書法八角形枕,枕面隨形勾雙線邊框,中間書寫五言詩:“柴門掩石泉,夏日亦聞蟬。冷落花廷竹,馨香草裡蘭。”書法欹側多變,運筆勁逸不縱。大膽沉穩的剔花填黑彩技藝、超凡脫俗的黑地白粉書法、純熟秀雅的三彩運用,使河津窯在造型裝飾、書法藝術、色彩呈現等方面獨具匠心。剔花填黑彩是河津窯瓷枕最主要也最具標識性的裝飾技法。

  還有一類是直接在枕面刻劃文字。如一件書寫北宋詩人范仲淹《越上聞子規》的瓷枕,以月牙形壺門開光搭配傳統的珍珠地劃花技法,枕面陰勾雙線半月形邊框,內被豎向雙線分割,中間勾劃詩文,左右劃花葉紋,襯以珍珠地。除了對原詩文的直接引用,還有一些即興發揮,以契合匠人自身想表達的意境。枕面書法多俊秀老辣,用筆章法考究,顯示出書寫者深厚的書法造詣。

  花卉紋樣是僅次於詩文的裝飾題材,以牡丹最為常見,取其富貴吉祥之意,多以剔地留紋和珍珠地劃花技法來展現。有的作盛開狀,有的作含苞狀,形象鮮活生動。八角枕以剔地填黑手法展示,黑白相映,盡顯牡丹雍容華貴之美。圓形枕以珍珠地劃花技法表現,用線條勾勒牡丹花葉,簡潔明快。低溫釉陶枕上的牡丹,則以色彩取勝,花瓣呈白色,花蕊呈黃色,枝葉呈綠色,整體效果素雅端庄。荷花也是常用的花卉紋樣,多以剔花填黑彩技法展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境界。除詩文、花卉類主要題材,還有嬰戲、動物及人物故事等。

  山西是金代文化重鎮,河津窯瓷枕上所呈現出的書法藝術成就,與當時高度發達的文化背景分不開。在河津窯的陶瓷藝術中,瓷枕不再是簡單的枕具,其豐富的造型和圖文裝飾,承載了繪畫、詩歌、書法、雕塑等中國傳統文化,兼具藝術審美價值和社會文化功能,是研究金代民俗風情、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

  (作者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8日 08 版)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